<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內蒙古成為中國發展“綠色引擎”
              發布日期:2017/8/10 10:09:52
              查看次數:
              【字體:

                  地域遼闊的內蒙古,地下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地上蘊藏著豐富的風能和太陽能,“羊煤土(稀土)(天然氣)”,名滿天下。自治區成立之前,電力、煤炭等能源工業非常落后,經過70年的發展,如今內蒙古已經成為驅動我國發展的“綠色引擎”。

               

                “電送全國”夢想成真  

               

                自治區成立時,全區僅有9家微型發電廠,裝機總容量只有數千千瓦,年發電量約為1300萬千瓦時,放在眼下,只能滿足一個鎮子的居民用電需求。當時,電燈是少數富人權貴才用得上的奢侈品,廣大百姓晚上只能點油燈或者燃篝火照明。

               

                經過多年的發展,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內蒙古依托豐富的煤炭資源,大力發展電力工業,目前已成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

               

                今年2月,大唐國際托克托發電公司5期工程10號機組通過試運行后,順利并網,至此,5期工程建設的266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全部投產,該公司的總裝機達到672萬千瓦,成為全球最大的在役火力發電廠,支撐著北京地區約30%的社會用電需求。

               

                內蒙古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王秉軍感慨地說,2016年底,全區電力總裝機已經達到1.1億多千瓦,居全國首位。目前,全區已淘汰30萬千瓦以下的火電機組,通過采取脫硫脫硝、除塵和風冷等技術,火電的環保水平大幅提高。

               

                以大唐國際托克托發電公司為例,2014年以來,完成了10臺機組的脫硝改造,每年可減少排放氮氧化物4萬多噸。此外,經過實施超低排放改造,該公司燃煤機組的排放水平,已經接近燃氣機組。

               

                隨著電力工業的發展,內蒙古“煤從空中走,電送全中國”的夢想,已經成為現實。

               

                2013年以來,國家已建設5條以內蒙古為起點,向天津、山東、江蘇輸電的特高壓輸電通道,總輸電能力4000多萬千瓦。其中,“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通道去年已經投運,另有3條將于今年內投入運行。王秉軍說:“目前,內蒙古是‘西電東送’、‘北電南送’主力基地,去年對外輸電1357億千瓦時,居全國首位?!?/FONT>

               

                “追風逐日”開發新能源

               

                夏日的輝騰錫勒草原,草木蔥蘢,牛羊點點。起伏的草甸上,一座座乳白色的“大風車”與藍天白云相映成景?!斑@座風電場裝機23.61萬千瓦,每年可輸出4.6億千瓦時清潔電能,可以滿足數萬個城市家庭的用電需求?!北狈烬堅摧x騰錫勒風電場生產部長高勝利說。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經信委了解到,經過多年發展,內蒙古建設中國“風電三峽”的藍圖已成現實?!澳壳懊晌麟娋W每輸送1千瓦時電能,就有約0.2千瓦時是清潔能源?!眱让晒烹娏?/FONT>(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發展策劃部副部長郭向偉說。

               

                橫跨“三北”的內蒙古,地廣人稀,風能分布廣、穩定性好、易開發,是我國陸上風能資源最富集的地區。王秉軍說,中國風能協會等部門的測算數據顯示,全區風能可開發量超過1.5億千瓦,約占全國陸上風能可開發總量的50%以上,居全國首位。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