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2018年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申報工作,8月21日,自治區科技廳發布《2018年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指南》。
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以下簡稱“自治區自然基金”)鼓勵我區科學技術人員在自然科學領域開展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科學前沿探索。自治區自然基金重點資助我區經濟、社會和民生領域具有現實指向性的重大應用基礎研究,優先資助我區優勢和特色學科領域的基礎性研究,擇優資助科技人員開展前瞻性的基礎性研究,推動各學科均衡、可持續發展。
2018年,自治區自然基金計劃遵循“突出重點領域、統籌學科發展、培育創新人才”的資助原則,設定重大項目、杰出青年培育基金項目、博士基金項目、面上項目和聯合基金項目等五類資助項目。重大項目單項資助強度最高為50萬元,杰出青年培育基金項目單項資助強度最高為30萬元,博士基金項目、面上項目和聯合基金項目單項資助強度最高為5—8萬元。
一、基金各類別項目資助方向
(一)重大項目
自治區自然基金重大項目,遵循“結合需求、頂層設計、確定主題、擇優支持”的導向原則,擇優資助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現實指向性的重大應用基礎研究課題;對提高自治區基礎研究水平和學科發展具有重大帶動性的應用基礎研究課題。根據《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儲備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在廣泛征集和科學評估的基礎上,確定2018年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優先資助方向如下:
1、鐵鈮稀土共生礦冶金過程有價組元強化遷徙及分離理論研究;
2、元素添加對鐵基磁致伸縮合金薄帶性能影響機理研究;
3、基于結構動態響應的風力機性能研究;
4、風電機組風能利用效能評估與運行健康監測大數據分析研究;
5、高溫工業煙氣PM2.5形成與控制基礎研究;
6、特種車輛傳動系統智能制造關鍵技術研究;
7、奶綿羊生產性能的基因調節與互作機制研究;
8、草原生態系統服務動態及其機制研究;
9、寒旱區水文過程與環境生態效應研究;
10、玉米秸稈低溫高效降解菌系的組成多樣性及菌劑的制備研究;
11、不同生理人群腸道中乳桿菌的生物多樣性研究;
12、蒙藥沙芪降糖片降血糖作用及機制研究;
13、布氏菌感染導致關節骨損傷的機制研究;
14、定量99mTc-RGD SPECT/CT顯像對肺癌轉移預測的研究。
(二)杰出青年培育基金項目
擇優資助自治區40周歲(含)以下、在基礎性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績、被同行認可、并已獲得博士學位的青年科技人員,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
(三)博士基金項目
擇優支持自治區已獲得博士學位、35周歲(含)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員,圍繞自治區優勢特色學科和新興學科,開展前沿探索性、原創性的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
(四)面上項目
擇優資助自治區科技人員在自然科學領域開展創新性、探索性以及拓展學科專業方向的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
(五)聯合基金項目
為了提高我區相關學科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自治區基礎研究,自治區科技廳與有關單位共同設立聯合基金項目,定向擇優資助申報的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本著引導和整合資源,擴大基礎研究投入的原則,鼓勵有條件的單位積極申請設立聯合基金項目,重點對相關學科領域申請的博士基金項目和面上項目等進行定向擇優資助。
二、申報資格與條件
(一)重大項目
重大項目須以團隊形式申報,支持自治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等為牽頭單位申請的自然科學領域應用基礎研究項目,并要滿足以下條件:
1. 申請項目應符合本指南確定的研究方向,并與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具有應用或產業化前景。
2. 鼓勵學科交叉,多團隊聯合申請,申請人是重大項目的實際負責人,僅限一人。
3. 申請人年齡原則上不超過55周歲(1963年1月1日后出生,博士生導師可放寬至60周歲,即1958年1月1日后出生);正高級職稱,至少完成過一項自治區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二)杰出青年培育基金項目
以培養和造就一批能夠使相關的基礎或應用基礎研究進入世界前沿、有望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的杰出青年科學家為目標,支持有較好研究基礎的青年科技人員申請的自然科學領域基礎或應用基礎研究項目。申請人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年齡在40周歲以下(1978年1月1日后出生);
2.具有博士學位和副教授(含)以上職稱;
3.在自然科學某一學科、專業技術領域取得過具有國內領先水平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或對本學科以及相關學科領域發展有較大影響,被國內同行公認有創新性的成果或業績;
4.承擔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5.近五年來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過至少5篇被SCI、EI收錄的高水平學術論文。
(三)博士基金項目
主要支持青年科技人員從事自然科學領域的基礎與應用基礎科學研究。申請人年齡不超過35周歲(1983年1月1日后出生),已獲得博士學位且未承擔過國家或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自治區引進的科技人才申報的項目優先支持。申請博士基金項目不受專業技術職務限制。
(四)面上項目
申請人(1958年1月1日后出生)從事自然科學領域的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工作,并具備中級(含)以上職稱。中級職稱申請者須有兩名具有高級職稱的同行專家推薦,項目組成員不得作為推薦專家。
(五)聯合基金項目
聯合基金項目不須單獨申報,將根據評審情況,從申報的自然科學基金有關項目中擇優資助,申請人應符合自治區自然科學有關項目類型的申報資格與條件。
三、申報注意事項
(一)申報前請認真了解《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及本指南有關要求。非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不能申報自治區自然基金項目。
(二)自治區自然基金項目采取紙質材料與網上申報相結合的方式申報,以電子版為主。申請人在內蒙古自治區基礎研究網站(http://nsbr.nmkjt.gov.cn)“基礎研究項目管理”欄“項目文件”中下載《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書》(2018版,以下簡稱申請書)離線填寫,同時打印1份紙質文檔,報送本單位科技管理部門。各依托單位科技管理部門在同欄“ISIS系統”中統一打包提交最終電子文檔。電子文檔上傳截止后,各依托單位科技管理部門須從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申報系統中打印申請項目匯總清單,連同紙質文檔加蓋單位公章報送內蒙古基礎研究管理中心。
(三)項目申請人在申請當年只能申報一個自治區自然基金項目,申報和參與項目數不能超過2項。申報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每個單位在同一研究方向上不得超過2項。
(四)重大項目研究周期不超過4年,其他項目的研究周期一般不超過3年。各類項目研究經費最高申請額度不得超過其最高單項資助強度。
(五)自治區自然基金學科分類采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學科分類標準,項目申請人要認真填寫,選擇到學科最后一級,以便于科學分組、同行評審。
(六)國家、自治區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成員申報各類自治區自然基金項目時,請在申請書“依托研究基地”欄中注明所在重點實驗室的名稱,以便優先支持。
(七)項目組成員須在申請書的簽字欄簽名,對人員排序予以確認;合作單位應在申請書的“合作單位意見”欄上簽署意見并加蓋公章(項目成員中有外單位人員的視為合作單位,合作單位不能超過2個)。
申請人要按照《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所列的附件清單提供有關紙質附件材料。評過職稱但未發證的須附單位人事部門出具的紙質證明。
依托單位或合作單位未蓋章的、中級職稱申請人無同行專家推薦意見或信息不全的、面上項目和博士基金項目未附紙質附件材料的、項目組成員未簽字的、未填身份證號的、身份證號不真實的、紙質文檔與電子文檔內容不一致等,不予受理。
(八)申報書中的電子郵箱是每位申請人唯一的身份識別,也是立項后本人賬號,請認真填寫。
(九)網絡申報截止時間為2018年9月22日。
四、限制條件
有下列情形的,不得申報2018年自治區自然基金項目:
(一)不符合指南要求的;
(二)已獲得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7年立項、2018年起實施的)資助的,申報杰出青年培育基金項目的不受此項限制;
(三)承擔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尚未結題驗收的;
(四)已獲得過自治區杰出青年培育基金項目和博士基金項目資助的,不能再申報同類項目。
五、申報受理
報送地點:內蒙古基礎研究管理中心
地 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山丹街2號內蒙古科技大廈504室
郵 編:010020
聯 系 人:
內蒙古基礎研究管理中心:賀 蓉 0471-6280916
自治區科技廳基礎研究處:劉宇明 0471-6372947
網絡申報技術支撐:張老師 13238446178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