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四川省科技、財政部門啟動實施科技成果年度報告制度后,新運行的“科技成果轉化在線報告管理服務系統”,對中央在川及四川省設立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2016年的科技成果轉化情況進行統計,系統共收到有效報告204份,其中高校提交報告77份,科研院所(包含轉制院所)提交報告127份。
最終完成的《2016年度四川省科技成果轉化報告》顯示, 統計范圍內的204所高校、科研院所2016年度共獲得各級科技計劃項目10445項,涉及財政立項經費29億元;共產出科技成果11760項(其中應用技術類成果6912項),實現科技成果轉化3947項,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直接收益42.8億元。
“呈現出財政投入產出效益明顯,成都平原經濟區示范帶動作用明顯,合作轉化為主要轉化方式等鮮明特點?!彼拇ㄊ】萍紡d成果處有關負責人說,統計顯示四川科技成果轉化直接收益達到了財政科研立項經費的1.5倍;全省采用產學研合作方式轉化的成果達到3050項,占總數的77%,說明合作轉化正成為主要轉化方式。同時,成都平原經濟區科技成果數量占全省81.45%,成果轉化數占86.57%,轉化收益占全省79.27%,說明其龍頭地位突出、示范帶動作用明顯。
不履行“報告制”將受罰
“總體而言,此項工作梳理、分析了四川科技成果轉化總體情況?!彼拇ㄊ】萍紡d相關負責人表示:“《報告》客觀反映四川科技成果轉化的方式、成效和特點,統計結果有力證明了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對四川經濟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以及財政資金對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促進作用,為深入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提供了科學的數據支撐?!?/FONT>
“科技成果轉化情況年度報告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賦予科技成果完成單位的義務,是加強科技成果自主轉化事后監管的一項重要舉措?!彼拇ㄊ】萍紡d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不履行成果轉化報告責任的單位,《轉化法》也提出,“可由組織實施項目的政府有關部門、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予以通報批評,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內承擔利用財政資金設立的科技項目?!?/FONT>
四川省科技廳成果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建立健全四川科技成果轉化報告制度,下一步科技、財政等部門還將出臺相關標準、細則等配套政策,建立全省聯動、層級管理的工作機制;逐步擴大統計范圍,社會資本投入產生的科技成果也將納入統計;加強數據開發應用,使之成為反映單位和區域科技創新能力、科技競爭力的基礎指標之一,為政府部門科學決策提供支撐。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