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科技范兒農田種出現代農民的“詩和遠方”
              發布日期:2020/8/10 9:46:05
              查看次數:
              【字體:

                    農穩社稷,糧安天下。特殊之年,科左中旗勝利鄉夏糧迎來豐收季,一天可作業百畝的大型收割機、“治愈強迫癥”的麥秸打捆機、“懶人科技”淺埋滴灌……科技范兒十足的現代農業讓田變“聰明”人變“懶”,百年麥鄉與現代農業“黑科技”交融碰撞,成就了農民的“詩和遠方”。

              農田高標準 豐收底氣足

                    七月以來,連續干旱少雨,達爾罕大地經受了前所未有的“烤驗”,然而在勝利鄉謝家窯村的高標準農田內,卻是另一番景象。

                    開著小轎車、身著POLO衫、頭發有型、皮鞋锃亮,在抗旱保糧的特殊時期,承包了5坰多地的種植大戶王立福竟如此從容自在,不禁讓人詫異。

              刷卡、放水,不到三分鐘,王立福便回到車里,吹著空調回家了。“過去雇人大水漫灌式的澆地,一人一天最多澆10畝,光人工費就得七八十元,遇到旱災,只能干著急。現在鄉里的農田都建成了高標準農田,動動手指半天就能澆完5坰地?!狈N了一輩子地的“老把式”王立福對高標準農田的“硬核裝備”贊不絕口。

                    王立福是勝利鄉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受益者,2018年以來,勝利鄉積極探索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立足本地實際,利用兩年半時間,將全鄉八成以上耕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實現了“五省四減三增兩促進一實現”的綜合效益,著力構建起了符合本地實際的綠色發展新模式,打造了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勝利樣板”。

              藏糧于農技 糧茂年更豐

                    正值玉米開花授粉期,孟家窩堡村千畝玉米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示范區內的玉米長勢喜人,豐收在望。

                    “一畝地能種6000到7000株,畝產在900公斤以上,薄地板兒也能種出噸良田,我這50畝地比往年多收了15000多斤糧食?!比ツ辏霞腋C堡村村民劉忠奎率先在自家種了50畝試驗田,成了全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這次初試也讓他感受到了現代農技的魅力。

                    “玉米的密植栽培是根據當地的光照、熱量資源、降水和土壤條件,通過合理增加密度,構建高質量群體,配套防倒伏、防早衰和提高群體整齊度等技術,從而實現玉米高產高效生產。目前,我們在新疆的試驗田已經突破畝產1517公斤的世界性高產記錄。這次我們將實驗田選在勝利鄉,是因為這里地勢平坦廣闊,耕地連片面積大,非常適合大中型農機高質量高效作業,能有效降低成本,而且適宜的年積溫能夠讓干物質得到有效積累。”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王克如教授對勝利鄉雙千畝玉米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示范區充滿信心。

                    今年,勝利鄉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合作,在全鄉南、中、北三個片區共同打造了集中連片的雙千畝玉米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示范區,適地適種,全程采用玉米密植高產機械粒收綠色生產技術,經測算,較普通種植模式,每畝可增產150公斤以上,畝節本增效至少30元以上,著力打造了現代種植高產創建農藝技術的“勝利樣板”。

              開辟試驗田 沃野育新苗

                    八月上旬,走進勝利鄉謝家窯村萬畝血麥集中連片種植基地,黑金色的麥浪隨風翻滾,沁人心脾的麥香撲面而來,數臺大型農機往來穿梭,一片繁忙的麥收景象。然而在基地對面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彩色春小麥有機種植與產業化示范基地內,幾位莊稼漢正小心翼翼地揮舞著手里的鐮刀,鐮刀下,姿態各異、顏色各異的小麥鱗次櫛比。

                    “今年,我們和血麥之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何一哲教授合作共建了彩色小麥科研育種基地,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培育適宜勝利鄉本土生長的道地彩色春小麥?!痹N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錢京生驕傲地說。2015年,他在機緣巧合中,率先引種了還在試驗階段的血麥,沒想到短短4年,勝利鄉血麥種植規模已突破萬畝,年產量達到全國的三分之一以上,這也引來了血麥之父何一哲教授的關注與支持。

                    “彩色小麥是我國優質小麥品種‘小偃麥’與秦巴山區野生小麥,也就是血麥的親本,通過遠緣雜交,多代培育出的產物,與普通優質小麥相比,其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更為豐富,營養價值更高,與我們的血麥相比,產量又有了一定的提升?!焙我徽芙淌诮榻B道?!敖衲辏倚:蛣倮l共同打造的百畝試驗田內,有30余個彩色小麥品種,其中將近20種畝產在300公斤左右,最高的可以達到400公斤,按照當前市場價估算,畝收入至少在2000元以上,而合作社加工成彩色小麥面粉后,每畝土地產出附加值可達到萬元?!焙我徽芙淌趯Υ舜魏献鞒錆M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勝利鄉第二屆血麥開鐮活動中,直播帶貨成為了一個重要環節,以血麥為主的彩色小麥成為“老鐵們”爭相購買的爆款,短短半小時的直播,500余單彩麥產品銷售一空,純利潤近3萬元。

              打造示范區 創設新樣板

                    “六月六,看谷秀”,眼下正是谷子孕穗抽穗的時節,在勝利鄉5000畝黑谷子示范化種植基地,采用膜側精撥、綠色防控、機械化作業的黑谷子稈強葉茂,長勢喜人。

              勝利鄉的黑小米是遠近聞名的土特產,這種由當地原產的黑谷子加工而成的小米,米質細膩、米香濃郁,以富硒、高鐵、營養豐富的特性,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

                    “去年,我家試種了5畝黑谷子,掙了15000多元,比種玉米多出近萬元?!碧赘裢绿撞几虏榇迕駥O國軍滿意地說。“今年,鄉里組織我們和合作社簽了訂單,家里20畝地加上院子里全種上了黑谷子,現在看至少能打20000多斤,能掙60000多元。”微風拂過,沉甸甸的谷穗翻涌著豐收的喜悅,孫國軍眼睛和嘴角的笑意更濃了。

                    今年,勝利鄉整合全鄉資源,打造了“4+2+1”產學研融合型產業基地,創建了“3111”規模化種植基地,即在大辛屯等8個村打造3萬畝蠟質玉米集中連片種植基地、在謝家窯等3個村打造1萬畝集中連片血麥種植基地、在額木勒吐等3個村打造1萬畝集中連片葵花種植基地、在安家窯等3個村打造1萬畝集中連片糯高粱和黑谷子種植基地,在全鄉構建起“東血麥、南玉米、西葵花、北谷子”的結構布局,種植結構調整面積占全鄉耕地的1/3以上。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一場顛覆性的農業科技革命正在勝利鄉生根發芽,金色的豐收畫卷背后,是端穩“中國飯碗”的底氣,更是現代化農業的“硬核”支撐。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