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包頭稀土高新區的“知識產權一站式服務聯盟”傳出好消息,目前“知識產權一站式服務聯盟”已經柔性引進16家知識產權中介機構,為企業提供信息檢索、專利申報、業務培訓、維權咨詢、專利轉化和質押融資等8個領域的知識產權服務。“我們已經為企業和中介機構提供業務對接合作項目300多項,為企業提供檢索服務1000多次。”稀土高新區知識產權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李海龍說道,他們還與中國專利開發公司合作建設國內第一個“全球稀土專利專題數據庫”,每季度同步更新數據。
據悉,2019年,稀土高新區企業和居民獲得專利授權758項,每萬名從業人員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58.9件,位居全市第一。站在新的起點上,如何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制度,讓知識產權能更好地推動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科技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稀土高新區相關人員。
創新舉措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譜新篇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就是企業或個人以合法擁有的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經評估后作為質押物,向銀行申請融資,其本質上是一種無形財產權。正是因為這一看不見摸不著的特性,其在實際融資過程中一直面臨著很多難題。
不久前,國務院一次常務會議提到了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當天會議決定,要鼓勵商業銀行在國家高新區設立科技支行,支持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
“稀土高新區企業一方面有著深厚的創新基礎,另一方面其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企業運營都需要大量資金,因而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需求更為迫切。我們將促使稀土高新區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進一步推進,成為做好‘六穩’‘六?!ぷ鞯挠行ёナ??!崩詈}埛治龅?。
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內蒙古恒久鋼構集團有限公司的業務范圍不斷拓展,承攬的項目越來越多,資金需求成為擺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難題之一。
“我們企業目前有專利24項,今年通過質押的方式,從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成功獲貸300萬元,這筆款項因企業擴大產能需求,全部用來購買了原材料。”該企業財務部門相關負責人說。目前,企業已成長為集設計、制造與施工總承包于一體的3A資信企業,2019年經營規模和產值再創歷史新高。
自2019年以來,稀土高新區知識產權局和郵儲銀行簽訂了《知識產權質押戰略合作協議》。積極與自治區生產力促進中心、中國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部門和金融機構對接,目前內蒙古生產力促進中心可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全額知識產權評估費補貼、貸款總金額10%或知識產權部分30%的風險準備金以及1%—3%的貸款貼息等優惠政策。
除了相關扶持政策之外,結合區情實際,高新區創新運用“企業設備+知識產權”“股東房產+知識產權”“企業廠房+知識產權”“土地+知識產權”“股權+知識產權”等質押方式,促成金融與知識產權有機融合?!敖衲?,我們準備為科技創新型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質押方式,累計融資6000萬元貸款,支持企業轉型發展?!崩詈}埿判臐M滿地說。
政府搭臺銀企對接 共謀發展互利共贏
如今互聯網、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智能制造、新材料等科技企業崛起,如何幫助這些企業突破融資瓶頸,走出資金困境,直接制約著高新區在創新驅動方面的效應。
李海龍坦言:“稀土高新區中有高新技術企業,擁有的知識產權質量較高,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力。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能夠幫助銀行尋找到比較優質的客戶?!?/span>
日前,在稀土高新區中小微企業金融知識線上培訓會上,包頭新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企業通過與金融機構對接,了解到稅貸通、科技貸、助保貸、快捷貸、小微易貸、創業貸等多種信貸產品。
“通過政府科技部門的大力推廣,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為更多的科技型企業實現了‘輸血’,不僅激發了企業研發人員科技創新的動力,也為企業構建了一條專屬的金融服務渠道?!崩詈}堈f道。
內蒙古新力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受益企業之一?!拔覀冎饕獜氖赂黝惣冄蚪q制品及羊絨混紡制品的生產與銷售,在羊絨精紡高支紗的紡紗技術上,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能頂住疫情帶來的資金壓力,得益于前不久剛剛獲批的200萬元貸款?!惫究偨浝沓贴i飛說。
不僅如此,今年上半年,稀土高新區知識產權局通過網絡問卷、電話調查收集到符合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條件的資金需求21條,實地走訪調研企業18戶,將有關融資需求向銀行和中介機構進行了推薦。截至目前,通過知識產權質押方式累計為恒久鋼構、新力紡織等4戶企業融資1470萬元;另有1戶企業已獲銀行授信2000萬元;6戶企業正在辦理審貸程序,預計可獲得專利質押貸款3100萬元。
2019年,稀土高新區累計培育東寶生物、英華榮泰、中國二冶等9家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和示范企業,占全市的70%以上;培育北方股份、迪克創意、中車電機等7家知識產權貫標企業,占全市的70%以上。
“下一步,我們要多多了解知識產權的實際市場價值;同時也要注重知識產權質量提升與保護運用,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創造更好的環境。”李海龍表示。
(來源:科技日報)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