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實施“科技興蒙”行動,落實2023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重點科技創新任務,加快推進自治區“蒙科聚”創新驅動通遼市分平臺重要支撐——內蒙古蒙東科技創新中心(通遼科技大市場)升級建設,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3月16日下午,內蒙古蒙東科技創新中心(通遼科技大市場)平臺升級建設啟動會暨2023年通遼市科技成果對接交流會在通遼萬悅碧桂園鳳凰酒店召開。市政府副市長曹金山出席并致辭。內蒙古民族大學、科爾沁區人民政府及市科技創新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各旗縣市區科技管理部門、相關高校院所、科技型企業及各簽約授牌單位的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曹金山副市長指出,近年來,通遼市委、市政府緊扣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全面貫徹自治區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堅持以“科技興蒙”行動為統領,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加快推進“創新通遼”建設,在科技創新主體培育、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全方位加強人才引育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為助力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他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繼續立足推動高質量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和高效率干事創業,進一步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對接內蒙古蒙東科技創新中心(通遼科技大市場)分平臺建設,完善成果轉移轉化工作機制,著力推進“產學研”創新合作,推動實現科技與市場的緊密融合、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為項目的順利落地和有效實施保駕護航,確??萍汲晒D移轉化工作取得實效。
會上,通遼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局長白斯勤與科爾沁區人民政府區長康曉東簽訂了《內蒙古蒙東科技創新中心(通遼科技大市場)共建協議》。東北大學、沈陽農業大學、長沙理工大學和內蒙古工業大學等高校與我市8家企業簽署了科技合作協議。分別授予內蒙古民族大學農業科技園區建設辦公室、內蒙古霍煤鴻駿鋁電有限責任公司等15家單位通遼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基地、通遼市專業化技術研發與中試公共服務平臺和通遼市眾創空間。
會議期間,東北大學羅洪杰教授、沈陽農業大學王立地教授、內蒙古民族大學翟景波教授、內蒙古工業大學產業技術轉移與成果轉化中心劉衛輝、通遼職業學院白胡木吉力圖主任、魏巍副主任和內蒙古易統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單樹林等17名科研人員或企業代表,分別圍繞“泡沫鋁連續化制備專利技術成果”、“數字農業技術體系”“空冷凝汽器真空系統查漏新工藝的應用” “口外正畸牽引裝置”和“經皮微創骨折復位器的研發與應用推廣”等主題進行成果推介,通遼市農牧科學研究所、 蒙醫藥工程技術研究院、通遼市科爾沁區第一人民醫院、通遼市第二人民醫院、內蒙古蒙科干細胞基因醫學研究有限公司等25家單位的63項科技成果進行了現場展示。
下一步,通遼市科學技術局將聚焦我市主導產業和縣域特色產業技術創新需求,強鏈延鏈補鏈,加快內蒙古蒙東科技創新中心(通遼科技大市場)平臺升級建設,積極組織技術交流和成果對接活動,搭建溝通交流的平臺,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務,不斷推動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融合發展,促進更多先進適用性科技成果到我市轉化落地。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