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將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部署,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中國式現代化不能缺少現代化的內蒙古?,F代化的內蒙古,是一個創新型內蒙古。
使命惟其光榮,方顯科技擔當。
自治區黨委書記孫紹騁強調,要深入推進“科技興蒙”行動,不斷塑造發展新優勢新動能,努力完成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多作貢獻。
自治區主席王莉霞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科技創新工作進行了系統部署,要以攻堅舉措推進科技創新,科技投入再加大、創新平臺再加碼、創新鏈布局再加力、人才引育再加強。
藍圖已經繪就。立足內蒙古創新基礎薄弱的區情實際,內蒙古全力打造“科技興蒙”行動升級版,與國內發達省區、大院大所建立“4+8+N”合作機制,引導帶動各級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與區外合作主體的科技合作全方位深化。
全國兩會后,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從大美興安傳來——內蒙古北峰嶺糧油有限公司聯合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制定的《濃香菜籽油生產技術規范》國家行業團體標準,經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進出口食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核批準發布,將于8月20日起實施。
“這意味著興安盟糧油企業第一次擁有了國家行業團體標準?!迸d安盟副盟長何偉利表示,企業參與制定國家行業團體標準,不僅有利于企業搶占行業發展“制高點”,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還能夠極大地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權威性,促進行業整體發展水平和產品質量提升,對于企業推廣新技術、開拓產品市場、消除技術壁壘等方面具有示范作用。
油菜是主要油料作物,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菜籽油進口和消費國。濃香菜籽油憑借其特殊的加工工藝,保留了其獨特的口味和營養成分,深受消費者喜愛。
目前,濃香菜籽油產量約占全國菜籽油近30%的市場份額,成為菜籽油的主導產品之一。興安盟作為我國重要的油菜籽生產基地之一,如何將小小一粒籽,榨出健康優質食用油?秘訣就是技術創新。
2021年10月,內蒙古北峰嶺糧油有限公司和江南大學開啟合作之路?!肮九c江南大學常明教授合作,成立了‘油脂營養安全聯合創新實驗室’,聯合開展‘高品質雙低芥花油精準綠色加工工藝開發’?!眱让晒疟狈鍘X糧油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曉剛介紹,公司通過轉化江南大學的技術成果“物理壓榨芥花油生產關鍵技術”,利用紅外炒籽技術和連續低溫冷榨技術,最大程度地保留油菜籽中生育酚、植物甾醇、多酚等營養因子,同時避免高溫造成的油脂氧化、反式脂肪酸等危害因子的生成,生產出綠色健康的高品質芥花油。
走進內蒙古北峰嶺糧油有限公司芥花油生產車間,大型油廠精煉油工藝映入眼簾。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常明介紹,濃香菜籽油在制作過程中要經過高溫“焙炒”環節,但是由于工藝控制不夠規范,會導致多環芳烴、3-氯丙醇和縮水甘油酯等風險因子水平超標,維生素E和植物甾醇等營養物質大量流失,影響菜籽油風味。
“2019年,中國糧油學會發布的《濃香菜籽油》團體標準主要對濃香菜籽油的特征指標和質量要求進行了說明,國內外尚未見到濃香菜籽油相關產品的生產規范和標準。為了規范濃香菜籽油原料、輔料、設備、生產場所管理和濃香菜籽油的技術要求、技術管理準則等,2022年1月,江南大學與內蒙古北峰嶺糧油有限公司啟動《濃香菜籽油生產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的制定工作。”常明告訴記者,本團體標準快速響應創新和市場對標準的需求,填補了現有《濃香菜籽油》相關標準的空白,有助于濃香菜籽油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升企業發展競爭力。
“為了轉化江南大學的技術成果,我公司投資1000多萬元建成年產2000噸的生產線,目前已獲批生產許可證,上半年即可投入市場,年產值將達4500萬元?!崩顣詣偙硎?,以科技創新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未來可期。
借智引力 校地合作為創新“增色”
一花獨放不是春。何以百花齊放春滿園?
興安盟通過借智引力、柔性引才,集聚國內優質創新資源,“牽線搭橋”支持78家企業與中國農科院、中國科學院、江南大學、上海交大等43家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科技合作,聯合實施科技項目171項;已研發出成果和產業化落地項目58項;相繼獲得新型氣吹式高速智能播種機、黑小麥預拌粉、濃香菜籽油、沙果新型發酵飼料、優質水稻新品種等成果。
有了科技力量的注入,企業經濟效益顯著提升,創新活力加速迸發。
依托江南大學食品、生物工程和設計等優勢學科的科技資源,興安盟綠色發展道路越走越寬。
內蒙古阿爾一一九八酒業有限公司與江南大學魏潔教授合作的外包裝設計,與王峰教授合作的高端瓷瓶設計現已委托景德鎮工廠進行批量生產,大師級五年陳釀—圣釀?阿爾山(三星版)已投入市場,改變了興安盟缺乏高端瓷瓶白酒的現狀。
“公司還投資500多萬元,與徐巖副校長聯合實施了酒品質提升項目,利用公司多年典型窖藏老酒,通過鑒定酒樣微量風味成分、比對香氣活性化合物,初步鑒定出100余種揮發性風味組分,目前已完成制曲、菌群等因素的菌種采樣,正在計算相關數據指標,預計年底前完成研發?!眱让晒虐栆灰痪虐司茦I有限公司董事長顧鐵剛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內蒙古科沁萬佳食品有限公司與江南大學聯合建立“江南大學-萬佳食品美味創新研發聯合實驗室”,并成立了以張文斌教授、仝艷軍教授、楊瑞金教授、陳茂森教授、朱松博士為主的研發團隊,聯合實施卜留克腌制菜品、沙果復合食品、基礎調味料的表征及高端復合調味料研發等3個項目。
“公司投資近2000萬元建立了企業生態工廠,擁有生產預制菜類、季節性沙果產品、即食類食品、外賣小包裝產品等多項功能?!眱让晒趴魄呷f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海龍興奮地說,聯合研發的小包裝醬油已出口到歐洲,有機味噌出口到澳大利亞奧樂齊超市,懶人下飯菜—外婆菜完成小試即將進行中試,今年上半年即可投產,沙果醋、沙果泥產品完成小試,正在進行市場調研,今年上半年即可投入市場。這些產品全部投產后,年產值可達1.5億元。
目前,興安盟正在積極與江南大學、上海交大等合作高校、科研院所積極對接,不斷強化合作深度,拓展合作領域,爭取多出成果、快出成果。與江南大學合作,舉辦“大食物觀與糧食加工技術研討會”,共建大食物觀實踐創新基地;與清華大學魏飛教授團隊合作,全力推動生物質制航空煤油項目盡快落地,與中國農科院、中科院等合作,積極爭創自治區生物育種技術創新中心;與上海交大合作,推動鄉村振興樣板村和谷糠高值化利用中試基地建設……科技創新正成為興安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
科技為媒,驚喜不斷。
3月16日下午,內蒙古蒙東科技創新中心(通遼科技大市場)平臺升級建設啟動會暨2023年通遼市科技成果對接交流會上,東北大學、沈陽農業大學、長沙理工大學和內蒙古工業大學等高校與通遼市8家企業簽署了科技合作協議。
3月21日,呼和浩特市與同濟大學科技創新合作座談會上,呼和浩特城市交通投資建設集團和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袁勇教授簽署“城市基礎設施智能建造與運營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協議書,雙方將依托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最大化發揮各方資源優勢,聯合開展首府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技術攻關和成果應用,搭建國內外建筑、橋梁領域重大成果應用場景。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