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強盛之基,創新是進步之魂。
今年以來,昆都侖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包頭“一個創新、三個實現”重要指示,全面落實包頭市委一號文件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政策、資金、人才保障,讓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全面“擁抱”,奮力完成自治區和包頭市賦予的責任與使命——成為自治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走進包頭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車間,一塊塊多晶硅原料在多晶爐內快速熔化,經過分子重新排列、提拉、結晶等工序后,銀灰色的單晶硅便呈現在眼前。車間主任熱情地走上前握住昆都侖區科技特派員的手說:“是‘科技體檢’幫企業高效率、低成本解決了問題。”
原來,美科單晶硅爐不能保持恒溫這一技術難題多年來一直困擾企業發展。去年6月,昆都侖區科技局派出的科技特派員得知情況后,與新落戶昆都侖區的西交大科創中心進行多次溝通并實地考察,簽訂了36吋熱場低功率技改等2項技術合作協議,成果應用后全年可節電1.9億度6000余萬元,解決了企業的難點與痛點,實現了企業的降本增效。
為企業“送政策、送服務、解難題”,昆都侖區率先在全市組建“科技特派員”隊伍,對規上工業企業進行全面深入的科技體檢,精準找到企業發展中的難點、痛點、堵點,精準導入創新資源,暢通創新資源在各個創新主體、創新鏈條、創新環節之間的流通渠道,推動企業發展由資源要素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產業拓展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強大的科技支撐為企業注入了強勁信心。2月28日,包頭美科新能源公司與昆都侖區再簽約總投資18億元的5GW太陽能光伏支架項目,引進美國先進光伏支架轉向技術,生產自動轉向型太陽能光伏支架。項目建成后年產值預計達到22.8億元,新增就業500人。
近年來,昆都侖區對創新驅動發展、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行全局謀劃和系統部署,重視程度之高、政策措施之多、推動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在2018年機構改革中,昆都侖區成為包頭市9個旗縣區中唯一獨立設置科技部門的地區,2021年增設科技創新服務中心,2022年榮獲“全國科技管理系統先進集體”。
——制定了《昆都侖區“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昆都侖區落實“科技興蒙”行動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等,讓政策紅利直達快享。
——設立“科技興蒙”專項資金2000萬元,保證政策真正落地。創新推出科技創新券,29家企業申領引導券、獎勵券254萬元,直接帶動22家企業增加研發投入48萬元,3家企業實現降本增效,預計2023年節約生產成本4000萬元。
——企地干部雙向掛職鍛煉,高新技術黨建聯盟開展“跨地區、跨領域、跨行業”科技服務,達成交流合作56項。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
2月16日,一場旨在深入推進包頭產才融合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大賽——首屆“海納英才 智繪昆都侖”中國·包頭全球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包頭舉行,完成簽約落地項目6項、科技賦能項目5項。
大賽自啟動以來,共吸引海內外103個創新創業人才項目參與報名,其中產業化人才項目占比60%以上。另有5位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受聘科技智囊團,為包頭科技創新貢獻智慧。
“大賽有效推進了項目、資本、人才與平臺、市場和政策的深度融合,為昆都侖區乃至全市高端人才集聚、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產業培育注入了強勁活力?!崩ザ紒鰠^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周學良表示。
多年來,昆都侖區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緊扣人才“引、育、留、用”各個環節,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育才引智,集聚最需要、最匹配的“才”和“智”。
聚焦鋼鐵、稀土、光伏、風電、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領域,昆都侖區建立更具吸引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和服務體系,制定實施新的人才發展計劃,引進一批高端人才,培養一批本土人才,實現“產業鏈”與“人才鏈”同頻共振。
人才的引進,推動高水平創新平臺的構建,培育出一大批科技型企業,實現產學研用融合,不斷推動各類創新要素聚合裂變。
創新之舉,重在集聚。
3月18日,北方啟川科技創新園暨內蒙古科技大學科技園正式開園,昆都侖區委托北京邁坦信息科技公司實施市場化、專業化運營。自2022年11月試運營以來,已先后三批次入駐實體41家,鏈接外部科技服務機構11家。昆都侖區創新生態不斷優化、集聚效應開始顯現、科技服務能力明顯提升。
北方啟川科技創新園立足包頭、輻射自治區乃至北方地區,圍繞“創新、創業、創投”三條主線,初步形成“五大科技服務平臺+政務便捷服務平臺”的六位一體服務體系,充分挖掘高校創新資源、產業高效協同,吸引外部科創資源高度集聚,打造包頭市“兩都”建設、昆都侖區“一核雙園、兩鏈四集群”產業發展的創新驅動器、要素集聚區,全力推動成為中國北方的一個科技創新前沿陣地。
創新如軍號,號角聲聲,催生一系列重點項目科技攻關,牽引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目前,昆都侖區擁有院士工作站2家、國家級眾創空間2家、自治區級以上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24家、重點實驗室21家、眾創空間3家、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71家。2022年實現技術合同交易登記34項21586萬元,同比增長924%。
在科技創新驅動下,一批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產品呈井噴之勢:
——包鋼集團吸收世界先進的碳化法鋼渣綜合處理技術,建成國內唯一的鋼渣高附加值綜合利用生產高純碳酸鈣中試示范線,項目獲自治區科技專項1000萬元。
——浙大包頭工研院熱鍍鋼(鋁)復合板熱轉印產業化項目,首次實現了數字化高性能工藝金屬印刷和熱轉印工藝的完美結合,整體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2021年以來,昆都侖區實施技術攻關和產學研項目19項,投入規模達到23675萬元,獲得科技進步獎61項,其中,國家級獎項1項。
2022年,昆都侖區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試點縣,發明專利授權751件,占包頭市授權發明專利53.9%,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2.7件/萬人。
這幾天,韋爾智能制造新一代半導體集成電路芯片產業項目建設正酣。項目去年落戶昆都侖區,建成后,預計年產值超30億元。昆都侖區將以該項目為引領,規劃建設“芯動智造產業園”,構建年產值200億元以上的半導體制造產業。
內蒙古鑫元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三期項目總投資300億元,目前正全力以赴推動一期10萬噸顆粒硅項目全線投產。項目達產后,將進一步助力包頭市實現建設“世界綠色硅都”宏偉目標。
投資約78億元建設的北方稀土15萬噸綠色冶煉升級改造項目,將北方稀土稀土冶煉分離產業板塊打造為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節能環保的行業引領型智能化綠色工廠,進一步提升我國稀土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和安全水平,促進稀土產業提檔升級。
創新驅動再提速,產業注入新動能。
在日前舉辦的昆區2023年重點項目春季集中簽約儀式上,簽約總額76.8億元5個項目,為昆都侖區光伏、風電、數字三大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增添新亮點、提供新支撐。
當科技創新融入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昆都侖區高質量發展有了強大動力。昆都侖區先后在新材料、新能源、鋼鐵深加工、綠色循環、現代物流等重點領域,實現了產學研深度融合,招大引強、延鏈補鏈,更多的“三高”(高技術含量、高人才團隊、高畝均效益)企業落戶昆都侖區,加速建設產值百億級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基地,把包頭早日建成“世界稀土之都”“世界綠色硅都”。
同時,引進平臺型項目、專精特新項目、公共服務類項目,進一步完善孵化培育體系,千方百計推動現有企業持續增資,引導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培育更多本地品牌、本地企業,把現有盤子做大、鏈條做長、品質做優。
放眼工業強區,新技術、新成果加速轉化,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創新旗幟高揚,引領著昆都侖區經濟朝著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闊步邁進。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