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發揮科技興蒙“磁石效應” 匯聚人才助力高質量發展
              發布日期:2023/4/17 9:54:15
              查看次數:
              【字體:

              近日,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孔明受聘興安盟生物育種技術創新中心技術咨詢專家委員會主任。吳孔明是我國生物育種領域的頂層設計者,此次出任將為興安盟生物育種產業注入強大智力動能。

              “不遺余力支持興安盟創建自治區級乃至國家級生物育種技術創新中心。”吳孔明表示,下一步將著力發揮好中國農科院在技術、人才和成果等方面的優勢,全力助推興安盟生物育種產業做優做強。

              這是自治區深入實施“科技興蒙”行動,深化“4+8+N”主體合作的又一生動實踐。

              近年來,自治區圍繞推動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持續加強與院士專家等頂尖人才團隊的深層次合作,促進各類創新主體多渠道、多方式引進國內外高端人才隊伍。被“科技興蒙”行動吸引,武強、張洪杰等院士專家團隊與內蒙古合作共建47家院士專家工作站,為建站單位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科技創新人才團隊培養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撐,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為已引進的院士、杰青等人才發揮才干創造更有利的條件的同時,又要用好政策、好環境吸引更多的創新人才在內蒙古扎根發展?!弊灾螀^科技廳科技合作處處長史廣旭介紹,自治區科技廳通過“揭榜掛帥”、賽馬制等新型項目組織形式,累計吸納區內外高校、科研院所、企業384家,集聚了500多家國家、自治區級創新平臺的創新資源,研發團隊總人數達到2103人,成功吸引到中科院李燦院士在內的26位首席科學家參與揭榜,展現出了強大的創新資源集聚效應。

              在“4+8+N”合作機制帶動下,我區共組建創新聯合體近60家,全區科技計劃支持合作項目共700余項,經費達16.8億元,引導社會投入40.8億元,帶動700余個區外創新團隊、3000余名科研人員服務自治區科技創新事業。

              隨著“科技興蒙”行動的持續推進,越來越多的“4+8+N”合作主體深入參與我區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核心技術攻關、人才團隊培育、科技交流活動等,不斷將優勢創新資源向內蒙古輸送,深度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