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合作搞創新,“科技興蒙”結碩果。在日前北京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上,我區1名個人,8家企事業單位參與的6個產學研合作項目獲得“2022年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簡稱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其中:
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內蒙古工業大學副校長郭洪飛獲得“中國產學研工匠精神獎”。近年來,郭洪飛教授為中國兵器集團、中船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格力電器等大型企業開展科技攻關、咨詢服務等50余項,主持國家及省部級項目40余項,成果轉化10余項,在科技成果產業化方面作出杰出貢獻,是中國產學研合作軍民融合突出貢獻獲得者和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突出貢獻獲得者。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等單位合作的“超清潔汽油生產技術創新與應用”項目獲得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一等獎。項目成果針對2023年1月起全面實施的國VIB汽油標準,創建了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超清潔汽油生產成套技術,相關成果應用于20余套工業裝置(包括中國石油、中國中化和中國海油等),總加工量達千萬噸級/年,實現了國VIB汽油的高效生產,項目成果已出口“一帶一路”國家。近3年,部分企業應用項目成果的新增銷售額28.0億元、新增利稅17.1億元,大規模減排了危害環境的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為改善我國大氣質量作出重要貢獻。
此外,內蒙古雙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與北京化工大學等單位合作的“化工生產綠色低碳核心技術裝備研發及產業化”,鄂爾多斯市吳華紅慶梁礦業有限公司與煤炭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科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等單位合作的“煤礦沖擊地壓智能監測預警技術、裝備研發及工程示范”,內蒙古北方重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單位合作的“特定區域無人運輸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3項成果獲得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二等獎;鄂爾多斯市吳華紅慶梁礦業有限公司、鄂爾多斯市吳華精煤有限責任公司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的“弱膠結軟巖煤巷錨固支護關鍵技術及工程示范”,包頭市農牧科學技術研究所、錫林郭勒盟農牧技術推廣中心與中國農業大學等單位合作的“小麥重要土傳病害新型生防制劑的研發與應用”2個成果獲得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優秀獎。
“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是經科技部和國家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批準設立的社會科學技術獎,旨在表彰在促進產學研合作創新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個人以及通過產學研合作取得的突出創新成果,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在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開放合作搞創新是內蒙古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科技興蒙”行動的重要路徑,“科技興蒙”行動實施以來,全區上下全面深化科技興蒙“4+8+N”合作機制,與中科院、中國農科院、清華大學、上海交大等區外合作主體開展了多層次、多元化務實合作,先后吸引200余家區外高校、科研單位踴躍投身內蒙古創新發展,共建了上海交通大學內蒙古研究院、鄂爾多斯碳中和研究院、北方農牧業技術創新中心等一批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為區內企業對接了大量的好項目好成果。同時,自治區科技廳加快推進重大科技任務“揭榜掛帥”機制,鼓勵國內優秀團隊與區內龍頭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產學研聯合攻關產業關鍵技術難題,助力自治區在新能源、種業、“雙碳”等重點領域實現“借梯登高”“借船出?!?。根據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歷年獲獎名單,2021年以來,我區共有4名個人、18家企事業單位獲獎,累計獲得產學研合作創新獎3項,產學研合作促進獎1項,產學研工匠精神獎1項,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10項,其中一等獎2項,獲獎成果數量、層次較“科技興蒙”行動前顯著提高,充分體現了自治區推進“科技興蒙”行動的顯著成效。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