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至21日,自治區科技廳一級巡視員鐵勇帶領由種植業、養殖業、科技政策等領域8名專家學者組成的自治區科普小分隊,分赴到通遼市科左中旗、奈曼旗、庫倫旗、科左后旗等鄉村振興示范旗縣開展“送技術送服務、助力鄉村振興”活動,深入部分養殖戶、種植戶實地調研指導,為農民群眾提供全方位、最直接的科技服務,耐心解答他們提出的種養產業問題并給出良方。通遼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曹金山,科技局相關負責人參加“科普小分隊通遼行”活動。
“跟科普小分隊的專家們交流了玉米高產方面的技術,獲益匪淺,對于我們今后玉米怎么搞高產創建,玉米畝保持密度和種植模式都有很大的幫助,尤其專家對我們今年玉米采用的傳統密植和一穴雙株密植模式提出了寶貴的意見?!笨谱笾衅焯K打鹽堿化耕地改良試點示范項目科技組組長王偉說。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研究員馮勇與玉米鹽堿地改良科技人員認真交流并建議他們發揮鹽堿地科研團隊人才優勢,積極促進更多科技成果落地,帶動農戶學習先進農業技術,激發農戶種地積極性,輻射全面推廣鹽堿改良技術模式。
在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鎮蓮花泡子嘎查,專家們走進內蒙古恒致牧業肉牛養殖場,就提高肉牛養殖科學水平和農牧民養殖效益方面的問題進行了交流指導。該養殖場場長劉曉剛說,“科普小分隊通遼行活動,‘接地氣’還很有‘科技范’,幫助農牧民認識到科學養殖的重要性,提高農牧民科學養殖技能和科技致富意識。專家的指導對我們養殖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引航的作用,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肉牛良種繁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堅定地探尋肉牛養殖可持續發展道路”。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敖日格樂說,“通過科技活動周這一平臺,走進基層、走進大眾,希望把更多科技服務送到養殖戶家里,為農民養殖戶提供精準技術幫扶。通遼市肉牛改良工作做得很好,已形成小規模,大群體的飼養模式,希望進一步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更好參與到鄉村振興事業當中,以種業優勢打造自己特色的肉牛產業鏈為自治區建立‘肉庫’和品牌效益中引領內蒙古高品質肉牛產業作貢獻?!?/span>
“科普小分隊通遼行”活動作為2023年內蒙古科技活動周的一項標志性活動,旨在通過科普宣傳和服務直接面向群眾,讓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深入到基層,進一步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為助力鄉村振興貢獻科普力量。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