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科技支撐全國最大羊草種子生產基地建設
              發布日期:2023/7/21 10:21:18
              查看次數:
              【字體:

              開魯縣小街基鎮“羊草小鎮”

              盛夏時節,走進開魯縣小街基鎮“羊草小鎮”,集中連片的羊草長勢正好,仿佛給大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綠毯,微風吹過,綠潮涌動,陣陣草香撲鼻而來。誰會想到,幾年前這里曾是沙沼遍地,草場退化、沙化、鹽堿化嚴重地區。

              改變,從一顆羊草種子開始。2019年,開魯縣以“科技興蒙”行動為統領,聯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劉公社研究員團隊,在自治區科技重大專項等科技項目支持下,將中國科學院歷經二十多年選育的中科系列羊草品種引入這里,在品種比較試驗和草種混播示范的基礎上,篩選出最適合當地土壤特性的品種,建成4.2萬畝全國最大羊草種子繁育基地,相關品種在通遼、赤峰、呼倫貝爾等地擴繁,建設或在建種子基地面積約10萬畝,形成了“產學研耦合、育繁推一體”的羊草產業發展模式和“科研團隊+政府+企業+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的利益聯結模式,有效推動了生態增綠、土壤改良、產業發展和群眾增收。

              這只是內蒙古推動羊草產業創新發展的一個縮影。羊草作為我國北方廣泛分布的多年生鄉土草種,因其生態、飼用、景觀等綜合價值,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和廣泛關注。內蒙古雖然擁有全國最大的天然羊草草原,但長期以來受優質品種少和品種“三低”(抽穗率低、結實率低、發芽率低)難題制約,天然草原采種遠遠不能滿足生態修復治理與畜牧業飼草結構改善需求,必須強化草種業科技創新,大力推進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開展大規模人工羊草擴繁與種植,推動羊草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農科院草原研究所建設的羊草種質資源圃

              “科技興蒙”行動實施以來,自治區科技工作緊緊圍繞落實“五大任務”,聚焦自治區大干快上羊草產業對種業科技創新的需求,持續加強羊草產業科技創新布局,先后組織實施了“優良鄉土草種質創新與應用關鍵技術研究”“羊草鈣營養形成機理研究與優化技術集成示范”等一批重點科技項目,著力推進優質草種育種關鍵技術攻關和應用示范,加快提升羊草產業核心競爭力。

              羊草種子專用收獲機在田間作業

              其中,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通過實施“優良鄉土草種質創新與應用關鍵技術研究”“草原生態恢復與生產力提升關鍵技術與設備研發”等重大科技專項,建立了世界羊草資源類型最多、規模最大、種植保存最為規范的羊草種質資源異位保存圃,先后自主選育出了中草26號、中草27號、西烏珠穆沁等6個羊草新品種和3個新品系,將羊草種子平均發芽率提升到80%以上,種子產量提高到平均每畝35斤以上,同時開發出羊草種子專用收獲設備,有效解決了機械化收獲羊草種子損失率大、含雜量高等問題。

              自治區草品種審定專家對巴爾虎羊草進行田間鑒定

              與此同時,內蒙古還全力推進草種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筑巢引鳳,集聚高端創新資源,提升羊草產業綜合競爭力。籌建中的國家草(種)業技術創新中心已與全國34家草業領域科研優勢突出的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業簽訂共建協議,組建了由南志標院士領銜的高層次研發團隊,針對羊草人工擴繁三低問題,搭建羊草遺傳轉化與分子設計育種技術平臺,通過基因工程手段對羊草不利性狀進行遺傳改良,培育高生物量、高品質羊草新品系。2023年,該中心啟動實施“羊草優良品種選育與高產制繁種關鍵技術研發”項目,主要針對內蒙古地區退化草原、鹽堿地、毒害草地生態修復優良草品種短缺、繁育技術相對落后,種子單產水平低等問題,為羊草高產制繁種與規?;茝V應用提供技術支撐。項目完成后,將培育種子高產羊草新品種2個,創制新品系2個,建立良種制繁種技術模式3個,形成相關技術標準2項,建成良種繁育田500畝,種子產量提高10%。

              建設中的草種業技術創新中心

              習近平總書記近期在內蒙古考察時發出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偉大號召,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科爾沁和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三大標志性戰役主要集中在內蒙古高原草原區、西北山地盆地草原區、東北華北平原山地丘陵草原區,加強草原生態保護和修復,深入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內蒙古羊草產業大有可為、大有作為。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內蒙古羊草種子基地保有面積6.44萬畝,已成為我國最大的羊草種子生產基地。剛剛發布的《內蒙古自治區羊草產業發展規劃(2023—2030)》提出,2023年內蒙古要建設羊草草種擴繁基地6.6萬畝,到2025年建成羊草草種擴繁基地30萬畝,草種供需基本實現平衡。

              實現新目標、完成新任務,必須要進一步發揮好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我們將進一步提升政治站位,面向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國家重要農畜產品基地需求,深入實施“科技興蒙”行動,著力強化草種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好草種業技術創新中心的平臺紐帶作用,進一步集成區內外研究力量,組織好羊草種質資源創新、草產品轉化利用和農機裝備等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加快羊草撫育試驗與良種繁育試驗示范,力爭加快培育一批綜合性狀優良的當家品種,建設一批高標準草種業示范基地。同時,積極探索“協同融合、開放共享”新機制,推動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創新聯合體建設,為提升草種保障能力、人工草地生產能力和草原修復改良效率提供智力支持。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