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國家高新區,“富可敵國”!
發布時間:2023-08-23 22:58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近期,國家高新區陸續公布了2023年經濟“半年報”。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2022年各國GDP總量,經間接換算發現,多個國家高新區的GDP總量可與突尼斯、巴林等國家比肩。
上半年,蘇州工業園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706.1億元,同比增長6.1%。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780.8億元,同比增長4.1%;第三產業增加值925.3億元,同比增長7.8%,三產占比達54.2%。
上半年,蘇州工業園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160億元,同比增長3.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規模最大的行業中,通用設備制造業和專用設備制造業均實現正增長,增速分別為10.2%和11.5%。
從外資外貿情況來看,蘇州工業園區1-6月進出口總額2742.5億元,占蘇州市進出口總額的1/4,規模位居全市前列,其中出口總額1352.7億元,進口總額1389.8億元。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總額246.8億美元,占進出口總額比重達62%。上半年園區實際利用外資15.6億美元,同比增長21.8%;累計實際利用外資額達398億美元。
上半年,西安高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14.72億元,同比增長8.4%,經濟總量分別占陜西省的10.4%和西安市的28.8%。
上半年,西安高新區先進制造業走勢穩健,汽車、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醫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支柱產業實現總產值1743.4億元、增長19.8%,全市占比達50.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實現20.7%,高于全市11.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工業投資較同期增長18.1%、11.2%,占全市比重分別達到43.8%、37.5%。
上半年,西安高新區送審高新技術企業456家,儲備企業達400家;推進3383家企業參加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審工作,高企、科小申報數全市占比均超過40%;新通藥物、愛科賽博、萬德能源3家企業上市過會,儲備各類擬上市后備企業195家;新增登記注冊各類市場主體13349家,市場主體累計達到199740家,全市占比達到8.3%。
上半年,杭州高新區(濱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92.6億元,同比增長8.3%,總量及增速均位居杭州市前三;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00.7億元,同比增長8.9%,總量全市第一、增速全市第二;工業經濟領跑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裝備制造業均增長9.4%;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7%,高新產業、工業投資、制造業投資實現兩位數增長,分別增長21.2%、16.3%和11.8%;實際利用外資8.5億美元,規模全市第一,其中制造業外資5.2億美元。
上半年,杭州高新區(濱江)累計引進各類人才23588人,同比增長3.1%;新增市場經營主體13601家,同比增長55.2%,新設企業數量全市第一;財政總收入實現275.8億元,同比增長11.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143.9億元,同比增長16.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562元,同比增長6.6%,增速全市第一。
上半年,常州高新區(新北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40.96億元,同比增長8.8%,增速高于一季度1.0個百分點,列常州市第3位,分別高于全國、江蘇省、常州市平均3.3、2.2和1.8個百分點。
上半年,常州高新區(新北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785.3億元,同比增長9.3%,增幅高于全市平均2.9個百分點,列全市第4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7%,增幅高于全市平均2.3個百分點,列全市第3位?!皟商厝乱恢悄堋碑a業實現規模以上產值1430.6億元,同比增長12.9%;463家規模以上新能源領域企業實現產值932.9億元,同比增長29.6%;166家數字經濟企業完成產值400.1億元,同比增長17.3%。
上半年,常州高新區(新北區)新增市場主體13299戶,同比增加21.96%。
上半年,蘇州高新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859.01億元,同比增長5.7%。
上半年,蘇州高新區新增外資項目91個,新增億元以上產業項目69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11個;上半年7個江蘇省重大項目、49個蘇州市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分別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62.1%、65.4%。
上半年,蘇州高新區科技創新能力水平不斷提升,創新資源加速集聚。南京大學蘇州校區成立4個新型學院、9個研究院;太湖科學城發展提速,獅山量子實驗室加快建設,引進創新型企業722家、高質量科技項目187個,新施諾半導體等一批重點科技項目簽約落地。
上半年,蘇州高新區光子、醫療器械、集成電路等新興產業新增高質量項目超150個,產值增長超30%;完成服務業增加值476.3億元、增長7.3%,獲批省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集聚示范區5家、省重點服務業項目8個、市重點服務業項目17個,獲批數均列全市第一。
上半年,濟南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802.8億元,同比增長7.9%,較一季度加快2.2個百分點,分別領先全國、山東省、濟南市2.4、1.7、1.5個百分點,居全市第三位,較一季度前進兩位。
上半年,濟南高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5%,較一季度提高5.4個百分點,分別領先全國、全省9.7、6.6個百分點。制造業快速增長,增加值同比增長14%,分別領先全國、全省9.8、7個百分點。
上半年,濟南高新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0%,領先全國1.2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48.8%,領先全國41.6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12.3%,領先全國17.6個百分點。
上半年,濟南高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96.3億元,同比增長16.4%,分別領先全國、全省、全市8.2、7.3、8.6個百分點。
上半年,合肥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712億元,同比增長7.9%,總量位居合肥市開發區首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38.4億元,增長10.5%;六大主導產業中,4個產業實現正增長,光伏新能源產業尤為迅猛,產值同比增長67.1%。
1至6月,合肥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中的8項指標總量位居全市開發區第一,5項指標增速位居全市開發區第一,其中3項指標總量和增速在全市開發區“雙領跑”。
上半年,合肥高新區全力推進30個5億元以上項目在談,實現百億元項目零的突破。
1月至6月,合肥高新區新增經營主體10763戶,同比增長20%,其中,新增企業8741戶,同比增長19.8%,位居全市第一;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新獲批19家,占全市36.5%;第一批高企通過安徽省級專家評審934家,占全市45.8%;高成長企業遴選申報超1400家;2家企業成功上市,自主培育上市企業累計達39家。
上半年,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86.7億元,增長3.2%;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7.7億元,增長33.9%;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03.4億元,增長2.2%;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26元,增長6.6%。
上半年,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三比一提升”項目新開工9個,新竣工10個,5個項目入選重大項目清單。南京醫科大學泰州醫藥產業研究院、北大醫學部(泰州)醫藥健康產業創新中心、獸用生物制品技術創新中心等平臺載體加快建設;首批5家企業入駐泰州離岸創新中心。實施“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項目132個,創成江蘇省級智能工廠1家,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累計盤活提升低效閑置工業用地547.1畝。
上半年,昆山高新區(玉山鎮)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05億元,現價增速5.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8.6億元,同比增長20.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54.8億元,同比增長2.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7.9億元,同比增長12.1%,其中工業投資21.9億元,同比增長8.7%;進出口總額38.6億美元;到賬外資3.3億美元,超額完成全年指標任務;新增市場主體9261戶,其中企業新增1940家,個體戶新增7321個。
上半年,昆山高新區(玉山鎮)凈增高新技術企業149家;完成國家級人才申報9名,頭雁人才項目申報2家;完成江蘇省級科創載體申報4家,申報蘇州市重點實驗室3家,完成昆山市重點實驗室立項7家;新增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2家。
上半年,惠州仲愷高新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43.39億元,同比增長6.1%,增速排名位居惠州市第二。與一季度相比,全區GDP同比增速提高8.7個百分點。
1至6月,惠州仲愷高新區24項主要經濟指標中,7項增速居全市第一,7項增速居全市前三,共17項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上半年,惠州仲愷高新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總量位居全市第二,與1至5月相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速提升3.2個百分點,與一季度相比提升9.0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77.54億元,同比增長2.2%,與1至5月相比,增速提升3.3個百分點,與一季度相比提升11.3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電子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52.9%;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9%,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66.7%。
上半年,包頭稀土高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9.89億元,同比增長10.6%,增速高于包頭市0.8個百分點。
上半年,包頭稀土高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6%,較一季度提高5.1個百分點,增速分別高于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18.7和3.1個百分點。稀土產業、先進金屬制造業、裝備制造業、新能源產業四大重點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7.6%,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90.3%,對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97.8%。其中,新能源產業中光伏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達284.2%,稀土產業增加值增速23.5%,硅和稀土兩大產業拉動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2.4個百分點,貢獻率88%。
上半年,包頭稀土高新區新入庫44個項目,完成投資額32.7億元,占全部投資總額的40.2%。其中新入庫億元以上產業類項目18項,完成投資額24.84億元,占全部投資總額的31%。
上半年,鄭州高新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02.3億元,同比增長7.5%,增速在鄭州市排名第3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1%,高于全市增速3.2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3.1%,高于全市增速6.8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高于全市增速1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8.7億元,同比增長0.5%。
上半年,鄭州高新區推動構建“1+5+N”戰略招商工作體系,完成新簽約項目簽約額208.22億元;鄭州世紀精信等3家企業獲批2023年河南省智能車間工廠,累計獲批29個省級智能車間工廠,全市領先;紫光計算機等12家企業獲批2023年河南省服務型制造示范標桿(企業/平臺),占全市的52.17%;獲批河南省智能制造標桿企業1家、第一批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10家;新增上云企業680家,完成年度目標任務73.27%,累計完成企業上云6747家。
上半年,濰坊高新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88.65億元,同比增長2.1%;固定資產投資、外貿進出口等14項指標總量均居濰坊市前3位,其中批發、零售、住宿、規模以上服務業等6項指標貢獻了全市1/4以上的份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6.3億元,同比增長78.3%,總量居全市第一。
上半年,濰坊高新區新開工18個項目,總投資134億元,全區在建工業項目56個,達產后新增產值700億元以上;27個山東省、濰坊市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分別為105%、78%,均居全市第一;動力裝備產業產值增長62%,航空航天、磁技術、儲能等新興產業產值增長35%以上。
1-6月,濰坊高新區新獲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省級瞪羚企業7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8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357家,居全市第一;62家企業通過山東省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40%以上的中小企業實現了高速增長。
上半年,榆林高新區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0億元,完成營業收入670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340億元,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預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3億元,完成年度任務45%。
上半年,榆林高新區承擔了榆林市級重點建設項目14個,截至6月底,其所涉及的295項審批事項已辦結242項,辦結率82%;5個續建項目全部復工;10個新開工項目已開工9個,開工率90%。
今年以來,榆林高新區高質量策劃30個招商引資重點項目,重點圍繞化工新材料產業引進中化學年產5萬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3個項目,圍繞裝備制造產業引進江蘇速豹動力生產線基地等3個項目,圍繞高新技術及現代服務業引進中科曙光大數據基地等2個項目。
上半年,榆林高新區新增市場主體1750戶,同比增長27.5%;178家企業被認定為科技型中小企業、13家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審核。

上半年,荊州區、荊州高新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12.39億元,總量排名荊州市第三;新增“四上企業”30家,增量排名全市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72億元,增速排名全市第二。
上半年,荊州區、荊州高新區簽約億元以上項目45個,合同引資總額245.98億元;引進工業項目31個,引資總額173.18億元;引進10億元以上項目7個,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77.78%;新開工入庫項目14個,實際到位資金13.18億元,新投產項目2個。
項目建設方面,荊州區、荊州高新區重點產業項目47個,其中,栗滿多項目基本建成;兩湖綠谷水果批發市場、蔬菜批發市場干調糧油市場、錦欣水產二期、供銷冷鏈一期開工建設;預制菜產業園基礎設施和產業加快導入,謀劃建設福建晉江食品產業園;國家級農業物流產業園基礎設施配套項目和核心區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樁工程項目通過審核,預計爭取專項債資金1.7億元。
上半年,蘭州高新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93.5億元,增長5%;第二產業增加值130.5億元,增長4.9%,其中工業增加值120.9億元,增長3.7%;建筑業增加值9.54億元,增長21.4%;第三產業增加值62.4億元,增長5.2%;固定資產投資額100.3億元,增長12.5%。
上半年,蘭州高新區謀劃實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22個,總投資1463億元。新建項目27個,總投資145億元,已開工項目22個,開工率81.5%;續建95個,總投資1318億元。其中申報甘肅省、蘭州市重大項目9個,總投資118.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3.6億元。1至6月累計完成投資12億元,投資完成率50.8%。
上半年,寧波高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1.9億元,同比增長6.8%。
今年以來,寧波高新區堅持目標導向不動搖,堅定不移把穩定經濟運行作為重中之重,全力以赴爭時間、搶速度,抓重點、攻難點,全區經濟延續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
上半年,寧波高新區20項GDP支撐指標中14項實現正增長,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建筑業省內產值、批發業商品銷售額、其他營利性綜合收入4個指標實現兩位數增長。工業經濟保持高位運行,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64.2億元,同比增長17.8%,排名穩居寧波市第一。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4%,為全市第一,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96.5%。
上半年,珠海高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9.66億元,工業投資64.6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41.36億元。
1-6月,珠海高新區新引進5千萬元以上產業項目86個、完成進度61.43%,其中億元以上項目60個。截至6月底,81個珠海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03.22億元,完成年計劃的64.5%。
今年以來,珠海高新區全力打好重點項目用地保障和低效用地處置攻堅戰,全力推進24宗工業用地整備,上半年“一地一策”高效清理用地2115.58畝;高標準規劃建設23萬平方米大灣區新型儲能產業園等一批平臺載體;建成5.0產業新空間項目4個、建筑面積115萬平方米,截至6月底,累計111個項目入駐,總簽約面積66.18萬平方米,固投總額36.01億元,已投產運營項目28個。
上半年,珠海高新區新增6家廣東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占全市37.5%,新增上市企業2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家。
上半年,柳東新區(柳州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26.6億元,同比增長4.8%;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328.7億元,增長11.5%;本級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49.5億元,同比增長13%,總量、增速位居柳州市前列;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0.1億元,同比增長11.3%,居全市前茅。
上半年,柳東新區(柳州高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量達186家;在庫工業投資項目80個,工業投資完成52.6億元,增長91.8%,位列全市前列,新增入庫工業項目22個,其中億元以上16個;簽約“一二五”工程項目15個,包括4個億元項目;招商引資到位資金65億元,簽約74個項目,其中億元項目13個,工業項目41個;瞪羚企業培育庫新增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庫新增11家;117家企業入庫廣西壯族自治區高新技術企業培育;4家企業獲自治區瞪羚企業認定。
上半年,嘉興高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5億元,同比增長19.6%,增速高于嘉興市12.5個百分點。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達90.17億元,同比增長25.1%,占全區比重51.5%。
上半年,嘉興高新區17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355.2億元,同比增長25.3%,增加值達78.1億元,同比增長37.1%,其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達48.33億元,同比增長70%,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54.2億元,同比增長51.2%;完成進出口總額133.84億元,同比增長23.9%;完成到位外資1.71億美元,完成招大引強項目20個,完成新批外資項目8個。
上半年,嘉興高新區指導研發機構、科技型企業全職引進青年博士8名,推進3家企業建設博士后工作;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研發投入11.54億元,同比增長13.8%,占營業收入比重3.12%,新產品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達59.9%。
上半年,新余高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5.28億元,同比增長9.6%,較一季度上升8.3個百分點。
農林牧漁業保持增長,提供穩定增長支撐。上半年,新余高新區農業生產穩中向好,畜牧業生產平穩發展,第一產業增加值實現1.85億元,同比增長3.7%,較一季度上升0.2個百分點,其中,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6%。
工業生產企穩回升,筑牢增長壓艙之石。1至6月,新余高新區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66.45億元,同比增長11.4%,實現扭負為正,較一季度上升11.5個百分點。
服務消費恢復向好,市場活力不斷增強。上半年,新余高新區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6.98億元,同比增長5.5%,較一季度上升0.8個百分點。
上半年,焦作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69.9億元,增速5.4%,居焦作市第3位、城區第2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2.6億元,增速10.8%,居全市第4位、城區第1位。
今年以來,焦作高新區分別完成河南省、焦作市、焦作高新區重點項目年度投資計劃的69.43%、64.19%、61.2%。舉辦兩期“三個一批”活動,前八期三個一批項目進展順利,項目開工率、達效率均達100%。新入統計庫項目14個,總投資18.79億元,在庫項目達到84個,有力支撐了有效投資快速增長。
上半年,焦作高新區54家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1.84億元,同比增長10.08%;研發機構覆蓋率達77.4%,超額完成市定21.1%年度任務目標;完成技術合同登記8億元,完成市定任務目標的85%;科技中小型企業完成入庫141家,完成市定任務目標的78.3%;新設立各類市場主體1271戶,同比增長3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