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科銳微磁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科銳微磁)生產車間內,現場感受了年產50噸快淬磁粉生產線的高效生產。
2021年以來,科銳微磁將營業收入的4%以上資金用于科技研發。公司不斷改進改造生產設備,單爐產量從不足3噸提高到4.5噸。研發出2個系列6個牌號塑磁顆粒,性能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并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產品成功應用于空調電子膨脹閥、汽車等領域。2023年上半年產值近億元。
科銳微磁總經理藺繼榮坦言:“稀土永磁材料的科技含量決定了其在下游應用的場域情況??萍己吭礁?,應用于終端的產品就越高端,對產品附加值和企業利潤率有積極作用?!?/span>
隨著《包頭市加快推動重點領域科技創新行動方案》的出臺,圍繞新能源、農牧業、新材料、數字經濟、裝備制造業重點領域和風光高效開發、可再生能源及高效制氫、先進大規模儲能、碳捕捉封存與利用、種業和稀土永磁材料拋光材料等重點方向,包頭市組織實施項目120項以上,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區域創新中心建設提供創新驅動力。
01#
緊抓主體培育
提升自主創新水平
8月10日,在包頭市金蒙匯磁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金蒙匯磁)生產車間,兩臺大型燒結設備和檢測設備吸引了記者駐足觀看。應產品轉型升級需求,金蒙匯磁新引進了4臺燒結爐和2臺檢測設備,用于提高電聲稀土永磁釹鐵硼性能,增加產品的穩定性。
? 在包頭市金蒙匯磁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正在工作。李學飛攝
“我們目前擁有能滿足電聲稀土永磁體生產中各個環節檢測需求的實驗設備,為生產高質量產品奠定堅實基礎?!苯鹈蓞R磁技術副總經理王強說。公司不斷加大對創新研發的投入,實驗室研發團隊增至74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5人,已與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等建立了產學研合作。產品已經在稀土磁性材料領域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聲譽,客戶穩定,訂單量逐年穩定增加,產品市場占有率實現大幅增長。
政府真的投、企業舍得投、金融資本跟進投,高強度的研發投入有效促進了各層面自主創新能力的持續提升。研發投入跨越式增長背后,政府科技投入的剛性增長功不可沒。
包頭市制定了《包頭市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實施方案》,建立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庫,重點在規上企業中抓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打好所得稅減免、認定(孵化)獎勵政策組合拳。
目前,包頭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34家,2022年新培育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45家;20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通過國家已入庫備案,創歷史新高;建成自治區級企業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等自治區級以上研發機構265家。
上海交通大學包頭材料研究院、稀土研究院等獲批自治區專業化技術研發與中試公共服務平臺,包頭稀土研發中心獲批自治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基地??萍继嘏蓡T興農助企行動成效明顯,派出農業科技特派員904人次,服務農牧民1.8萬人次;培育自治區企業科技特派員工作站11家,入站企業科技特派員347人,為240家有需求企業提供科技創新服務。
02#
緊抓活動擴面
完善研發投入生態
將釹鐵硼原料注爐熔煉,通過燒結、壓制等工序,加工成釹鐵硼毛坯,再經過切片、電鍍,做成各類電機用磁組件……走進包頭中鑫安泰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鑫安泰)生產車間,企業生產的單一高純稀土金屬及稀土合金、核磁共振用磁鋼、新能源汽車電機用磁鋼、高豐度釹鐵硼磁鋼等高中低性能永磁產品,質量性能可靠、穩定,深受國內外市場青睞。
據介紹,中鑫安泰擁有一支技術力量雄厚、專業配置齊全、年齡結構合理的研發團隊,每年會針對企業自身生產需求開展五六項研發創新項目。
目前,企業已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通過科技攻關并充分依托包頭稀土資源優勢,研發出了低成本高品質的高豐度稀土永磁科學技術。在磁性能指標、磁體低失重、耐腐蝕等技術指標方面都有顯著提高?!澳壳跋⊥两饘佼a能位居自治區稀土民營企業前三甲。”中鑫安泰副總經理郭新杰說道。
研發投入“向前看”,科技創新“齊步走”?!翱萍紕撔略诋a業結構轉型升級、壯大經濟新動能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帶動市場和社會資本對科技創新的投入,成為創新活力更加澎湃、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的有力保障?!卑^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道。
基于此,包頭市針對部分科技型企業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普惠性政策落實中存在的“急難愁盼”問題,創新工作思路,開發“科技要素大數據統計分析平臺”,依托數字技術解決科技型企業的問題。
良好的創新生態,讓包頭市各個企業爭相創新,技術交易額再創新高。2023年1—6月,包頭市共登記技術合同125項,合同成交額達7.81億元。其中技術交易額4.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7%、193%和82%。這些合同主要集中在新材料及其應用、電子信息、先進制造、環境保護與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4類合同占總合同數量的94%。
03#
緊抓創新協同
夯實科技引擎
在包頭東寶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實驗室里,30余名科研人員連續加班加點,正在集中精力突破明膠新產品的技術難題。
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東寶生物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每年拿出銷售收入的3%至5%投入科研。同時吸引了很多優秀人才,他們所學的專業涵蓋了明膠領域涉及的生物化學、生物工程、藥劑學、營養學、高分子化學、精細化工等專業?!?/span>
目前公司的研發中心擁有價值20余萬元的儀器設備,建設了首批中國輕工業明膠重點實驗室、內蒙古自治區重點實驗室等平臺,與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開展膠原、生物醫藥等產學研項目近20項。強大的科技創新力量讓公司具備了年產1350噸明膠、430噸膠原蛋白的生產能力。
由政府主導搭建創新合作平臺,包頭市先后與中國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等合作建成中國科學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包頭材料院等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平臺,推動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與國內研究院所建立國家重點實驗室。截至目前,包頭市已經與國內外5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開展了40多項產學研合作項目。
同時,包頭市還積極爭取上級的政策支持。2022年爭取了科技創新引導獎勵資金3905萬元,較2021年同期增加1415萬元,增長56.85%。對于本級,包頭市支持了企業研發投入后補助項目2745萬元,惠及114家企業;支持了自治區科創板掛牌企業獎補120萬元,惠及6家企業。
科技創新引導獎勵資金的爭取,有效調動了包頭市企業自主創新積極性,也加速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2023年,包頭市全力爭創國家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將高水平建設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實現每個重點打造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至少建成1個國家級創新平臺或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目前正在推動引進浙江大學的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建硅材料研發中心,為包頭市打造綠色硅都提供科技支撐。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