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碩果累累,9月25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與浙江大學正式簽署《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 浙江大學戰略合作協議》,以全面提升區域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為目標,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共同開啟一場互惠共贏的“雙向奔赴”。
近年來,我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越是欠發達地區,越需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科技創新重要論述,探索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全力打造“科技興蒙”升級版,與國內發達省區、大院大所建立“4+8+N”合作機制,全方位深化區域間科技合作,匯聚優質創新資源,促成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市、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學、蘭州大學等合作主體與內蒙古深度攜手開展全方位合作,奏響協同發展“協奏曲”。
“內蒙古與浙江大學科技合作由來已久,浙江大學科研實力、教育資源、人才儲備雄厚,重點學科與自治區產業鏈布局高度契合,為雙方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自治區科技廳科技合作處負責人表示,此次內蒙古與浙江大學進一步深化校區合作,為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和浙江大學“雙一流”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翻看時間的卷軸,自浙江大學與內蒙古開展科技合作以來,在創新平臺、科研項目、人才培養等方面不斷深化合作,聚焦新能源、稀土、農牧業等重點領域,聯合攻克了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問題,促成一批先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有效提升了自治區創新水平。
2014年,浙江大學在包頭市設立浙江大學包頭工業技術研究院,與當地相關企業開展各類項目合作,累計承擔科技項目12項,推動熱鍍鋼(鋁)復合板熱轉印、鐵路軌道探傷車等一批產業化項目落地開花;2016年,與內蒙古電力集團共建電力電子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內蒙古試驗研究基地;2021年,浙江大學-北方稀土聯合研發中心暨包頭稀土研究院杭州分院在杭州成立;2022年,與中國北方稀土共同組建浙江大學白云鄂博稀土聯合研究院,提升稀土新材料及其應用研究相關領域的核心競爭力;2023年,與呼和浩特市共建浙江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呼和浩特分中心……此外,浙江大學還相繼參與了內蒙古一機集團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等高水平創新平臺創建,為內蒙古科技創新發展給予大力支持,提供強大智力支撐。
布局前沿科技領域、搭建高能級科研平臺,加速高層次人才匯聚,浙江大學深入融入內蒙古發展戰略,也為區內創新主體搭建了廣泛合作平臺,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徑,推動教研產深度融合發展。
“隨著校區融合發展走向縱深,我們與浙江大學整合校企資源,圍繞內蒙古現代能源經濟建設和電網高質量發展,推動多領域深度合作?!眱让晒烹娏瘓F負責人介紹,自2017年與浙江大學開啟戰略合作以來,依托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平臺,雙方在大電網安全穩定控制、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電力電子技術應用等方面積極開展科技創新項目合作。共同開展的“百優人才”培養工程取得了良好成效,2019年聯合培養的2名博士、32名碩士計劃,在內蒙古電力集團起到了重要的引領和示范作用。
2022年,內蒙古電力集團與浙江大學簽署新一輪校企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聯合研發中心、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目前,聯合研發中心重點開展2項省部聯動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申報工作,承擔2項集團公司“揭榜掛帥”項目相關研究工作,成功獲批1項內蒙古電力公司指令攻關項目。
近三年來,自治區本級財政立項支持與浙江大學合作項目6項,安排經費3042萬元,項目總投入達到1.2億元,帶動雙方在能源、裝備等重點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同時,浙江大學與自治區相關創新主體開展了一系列橫向合作項目,比如,與包鋼集團合作,共同開發高效鋼渣脫硫劑,與內蒙古一機集團某型號項目設計了關鍵裝置等。浙江大學作為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成員單位承擔了開放性課題項目,開展液態乳加工鏈生物膜鑒定及消除關鍵技術與示范。浙江大學推薦嚴密教授擔任包頭稀土研究院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為加快打造一流科研院所發揮了積極作用。
雖相隔千里,但內蒙古與浙江大學交往源遠流長,站在新起點上,雙方面對新機遇、新挑戰,以合作共贏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完成好“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