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區政府召開常務會議,提出結合“蒙科聚”科技創新平臺,讓創業團隊、資金、項目能夠精準“握手”,支持種業振興。為落實會議精神,10月12日,由自治區科技廳指導,自治區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呼倫貝爾市科技局聯合主辦的“第六期‘蒙科聚’專題發布會——呼倫貝爾大豆新品種專題發布”在呼倫貝爾市成功舉辦。此次發布會采取“線下+線上”相結合模式進行,來自呼倫貝爾市直相關部門、高校、科研機構、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以及高新技術企業等相關負責人現場參會。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東三省農業種業相關機構、各盟市科技局、各旗市區科技主管部門和種業企業等相關負責人通過線上參會。
會上,呼倫貝爾市農牧科學研究所發布了農業農村部2023年主推糧油品種蒙豆1137、登科5號與“蒙豆號”5個大豆新品種的最新科研成果,并與參會的科技人員、企業代表就大豆新品種的種植、產量、加工、轉化等方面進行互動交流。會上還舉行了“蒙科聚”呼倫貝爾分中心揭牌儀式。
“此次發布的7個大豆新品種具有高油、高蛋白、高產、抗病、抗倒伏、耐密植、耐澇性等特點,同時大豆新品種的應用推廣不僅有助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和提升食品供應,對提高肥力、改良土壤、促進可持續農業發展也發揮積極作用。”呼倫貝爾市農牧科學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主任孫賓成介紹,目前研究所已培育大豆品種57個、國審品種7個,年推廣面積700萬畝以上,輻射至黑龍江省等東北毗鄰地區。
“作為本期發布會的協辦單位,我們組織了黑吉遼三省的種子協會會員單位在線參會,讓參會單位深入了解了‘蒙科聚’平臺的創新資源集聚能力,加強了科研成果供需雙方聚合作用,促進科技成果、創新需求的精準對接。”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成果轉化處副處長包鳳英說,我們將加強與自治區科技創新發展中心的合作,在“蒙科聚”平臺上就種業創新中的產學研合作、成果推廣、項目資金等方面,整合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尋求更多的解決方案。
“分中心作為呼倫貝爾地區集聚創新資源的重要端口和科技政策服務的重要窗口,肩負著統籌創新資源要素,探索特色創新服務機制與模式,承擔著實現創新資源有效聚集,促進科技成果、創新需求精準對接的重要任務。”分中心依托單位呼倫貝爾科技事業發展中心主任金彬介紹,下一步,分中心將結合呼倫貝爾自身特色,聚焦種業創新、綠色農畜產品加工、現代裝備制造等領域,充分發揮分中心作用,深入挖掘技術需求,廣泛征集先進適用技術成果,組織開展一系列產學研對接活動,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在呼倫貝爾轉化落地,不斷提升呼倫貝爾產業現代化水平。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