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中國農科院北方中心新技術實現無地膜玉米高產
              發布日期:2023/11/1 10:10:36
              查看次數:
              【字體:

              土默特左旗沙爾沁鎮玉米密植高產示范區一角

              2023年10月,土默特左旗沙爾沁鎮玉米密植高產技術指導與產量測定現場觀摩會上,測產專家組的實測結果顯示:通過應用以無膜淺埋滴灌為核心的玉米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模式,集中連片30畝迪卡159(種植密度6500株/畝)實測產量為1206.4kg/畝;品種篩選區龍星1號(種植密度6500株/畝)實測產量為1342.1 kg/畝;密度篩選區迪卡159(種植密度7000株/畝)實測產量為1389.8kg/畝。

              這是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北方中心玉米高產示范區的一組測產數據,示范區通過集成應用“玉米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實現了無地膜玉米高產,破解了玉米覆膜種植地膜殘留污染的問題,為促進內蒙古土默川平原灌溉區玉米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與解決方案。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強化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物質基礎,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實施玉米單產提升工程。呼和浩特市位于自治區中部的土默川平原上,2023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 670多萬畝。其中,玉米播種面積375萬余畝,占全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55%以上。呼和浩特市玉米種植具有優勢產區集中、耕地資源好、玉米品質好、機械化水平高等優點,但也存在品種多亂雜、種植密度偏低、水肥管理粗放、以及農用地膜殘留污染等制約產量和資源效率提高的問題。

              對此,北方中心引進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精準管理創新團隊,發揮國家隊強大科研優勢,圍繞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的戰略定位,聚焦玉米單產提升總體目標,于2023年啟動實施了“玉米密植滴灌高產關鍵技術集成示范”項目,開展以“玉米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為核心的無覆膜玉米高產高效技術集成應用試驗示范。項目通過選用高產耐密品種、增加密度與滴灌精準水肥一體化技術相結合,配套抗倒伏、提高整齊度、防早衰等關鍵技術,實現水肥資源高效利用,高產高效協同提高和可持續增產的集成技術模式,以新技術帶動玉米生產提質增效。

              科研人員現場測定產量

              “核心區玉米種植密度較大,畝保苗在5000-7000株/畝之間,為防止后期倒伏,在玉米化控技術最佳期的6-8展葉期間及時進行了化控劑噴施,增強了玉米植株的抗倒能力?!表椖控撠熑酥袊r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主任李少昆介紹,項目已在赤峰、呼和浩特、巴彥淖爾內蒙古東中西地區建立了3個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核心示范區,技術人員根據各核心區玉米長勢,依據精準調控技術規程和“看天、看地、看莊稼”的原則,及時進行精準水肥田間調控和數據記錄工作,同時組織周邊農民和種植大戶進行現場觀摩和培訓學習,把示范區建成各地的典型樣板工程。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方農牧業技術創新中心自2022年7月創建以來,立足支撐引領內蒙古農牧業高質量發展和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的戰略定位,在自治區和呼和浩特市兩級科技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聚焦糧食、牛羊、牧草等優勢特色產業提質增效的重大需求,圍繞高新技術“卡脖子”、特色產業提質增效短板和鄉村產業振興弱項等重大問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2023年圍繞內蒙古優勢和特色產業的重大需求,啟動實施了玉米密植滴灌高產關鍵技術集成示范、內蒙古地方羊遺傳資源鑒定和種質創新等16個項目,為糧食穩產保供、草業草原和農牧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