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自治區政府與北京大學戰略合作協議》,內蒙古和北京大學將繼續圍繞共同建設科技創新平臺、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等多個方面,助推內蒙古產業轉型升級。
阿榮 內蒙古臺記者
這里是北京大學英杰交流中心,今天上午自治區政府和北京大學戰略合作協議在此簽署。我們在現場看到這樣一個智能化采煤集控倉,它可以進行遠程地表控制,實現無人采礦。在不久的將來,這些科技感滿滿的裝備就會陸續應用到我們內蒙古。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 毛善君
現在無人采煤的幾個關鍵技術,我們北大都攻克下來了,西裝革履采煤,(礦工)變成采礦員。
內蒙古與北京大學聯合推進創新平臺建設,今年6月雙方共建的北京大學鄂爾多斯能源研究院揭牌成立。作為研究院9個研究方向之一,毛善君教授的團隊正在內蒙古鄂爾多斯開展高級智能化礦井建設工作。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 毛善君
利用北京大學這種綜合大學的科研優勢、技術優勢,多學科聯合攻關,把高科技人才隊伍建立起來,我們相信能在鄂爾多斯生根發芽,最終形成(高科技)產業生態圈。
北京大學鄂爾多斯能源研究院集高端智庫、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創新創業于一體,目前一些科研成果已經取得新進展。在鄂爾多斯伊金霍洛國際機場地源蓄熱中試設備現場,科研人員正在采集數據,全力打造零碳機場。
鄂爾多斯伊金霍洛國際機場動力能源保障部副經理 劉惠
我們零碳機場項目基本上都是風能太陽能,供熱的話是采用地熱源,(預計)費用節省將達1000萬元。
“科技興蒙”行動實施以來,內蒙古高校院所、企業與北京大學相關專家團隊聯合實施科研項目13項,帶動提升了自治區在能源、農牧業、醫學等領域的創新能力。此次簽約,雙方將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人才智力引育、教育醫療等方面持續深化合作。
自治區科技廳黨組成員 副廳長 劉爽
推動北京大學科技、教育、人才優勢和內蒙古資源、產業、場景優勢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內蒙古“蒙科聚”創新驅動平臺作用,聯合開展科研攻關和成果轉化,支撐內蒙古產業轉型升級。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