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蒙科聚”成果轉化 | 科技助力土左旗甜菜產業駛入精準農業快車道
              發布日期:2023/11/22 10:27:28
              查看次數:
              【字體: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培育創新文化,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我區更是將科技創新作為立身之本,發展之要,全區上下始終堅持“四個面向”,聚心聚力完成好“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兩件大事,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好“蒙科聚”創新驅動平臺,讓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進一步拓寬了科技成果挖掘、展示、轉化的通道,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

              《創新內蒙古》“‘蒙科聚’成果轉化”欄目陸續推出成果落地轉化內容,敬請關注。

              國務院印發《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中提出,要加快推進農牧業現代化,提升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綜合生產能力。支持甜菜生產,穩定甜菜糖產量。

              ▲ 甜菜精準農業技術推廣現場

              今年秋收時節,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召開的甜菜精準農業技術推廣暨前山地區“看禾選種”現場起收觀摩會上,一項“甜菜精準農業新模式”達到減肥減藥節水增效的示范效果,引起了種植戶們的廣泛關注。該技術模式通過科技手段和數據分析,實現甜菜生產的精細化管理,可降低肥料使用率10%—20%,降低農藥施用率10%—20%,節水20%—40%,增加甜菜單產10%—20%,提高含糖率0.5°—1°,而這項技術正是通過“蒙科聚”創新驅動平臺實現了成功落地轉化。

              內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項目負責人邵科介紹說:“精準農業服務體系根據甜菜5個種植關鍵節點,綜合運用5套科學院自研信息化系統成果以及配套的十余項關鍵技術,通過大數據分析建模,定制高效、可持續化的‘智慧農業+高產高糖’精準種植模式。方案注重最優化投入,充分發揮農田的生產潛力,以達到作物單位種植面積的利潤最大化。精準種植模式可提高灌水效率,節水約40%,實現保苗率達到80%—85%?!?

              ▲ 大型機械化收獲現場

              今年,土左旗甜菜種植區首次采用該種植模式種植甜菜2.3萬畝,畝產凈菜由4.3噸增至5.2噸,甜菜含糖量達到企業要求的含糖16.5%的標準。這一模式過去5年在呼倫貝爾市甜菜種植示范區推廣,帶動當地種植戶和國營農場甜菜種植進入精準農業階段,促進甜菜種植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

              同時,內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推廣的精準農業“看禾選種”新模式,包含甜菜新品種葉叢、塊根的3D大數據建模和現場大型機械化實收兩個新模式。3D大數據建模可以讓沒有到達現場的農戶更加深入的了解新品種的特點和性狀,大型機械化實收可以精準測產、減少誤差?!翱春踢x種”平臺目前總面積90畝,種植甜菜新品種24個,對照品種2個。在甜菜生育期內,技術人員對平臺進行統一田間管理,跟蹤記錄品種特性,為遴選適宜呼和浩特前山地區種植的甜菜優良品種提供技術支撐。

              ▲ 內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航天育種研究院與荷蘭安地公司合育新品種SV2431在“看禾選種”受到種植戶的廣泛認可

              “以前我們選擇新品種主要是經銷商推薦,現在有了精準農業‘看禾選種’平臺,我們種植大戶可以零距離選種,還可以通過平臺對品種的3D建模,深入了解每一個品種的特點。通過現場實收,更直觀的了解了心儀品種的產量數據,對我們種植甜菜幫助很大?!?呼和浩特市鑫泰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王曉云總經理介紹說。

              “甜菜精準農業新技術模式”通過“蒙科聚”創新驅動平臺,實現供需兩端的精準匹配,讓創新技術直達農民田間地頭,實現了產業鏈、創新鏈的無縫對接,暢通了科技服務基層的“最后一公里”。未來,相信將有更多的農業新技術、新成果,通過“蒙科聚”創新驅動平臺在全區落地轉化,提高農業種植的科技含量,增加農牧民的種植養殖收益,助力鄉村振興。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