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媒體采訪團走進高校 深度調研內蒙古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經驗
              發布日期:2023/11/24 9:35:42
              查看次數:
              【字體:

              職務科技成果的國有資產化一直是制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的堵點之一。針對這一問題,2020年底,自治區科技廳率先選擇內蒙古工業大學和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作為首批試點單位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工作。如今,3年試點期即將結束,新一輪試點改革已經啟動,為落實自治區成果經驗大起底要求,深入宣傳推廣試點單位的賦權改革經驗,11月22日,自治區科技廳邀請科技日報社、內蒙古日報社、內蒙古廣播電視臺記者,組成媒體采訪團,走進內蒙古工業大學進行實地采訪調研。

              在內蒙古工業大學智能裝備實驗室,團隊成員高云峰副教授向記者們介紹了正在轉化的無人機及新能源運維機器人成果,其中,交叉雙旋翼無人機主要應用于消防救援領域,已經融資三億元。鴻雁系列固定翼無人機已經登陸“蒙科聚”創新驅動平臺,正在積極對接市場需求。

              “成果賦權改革以后,學校將職務科技成果90%的所有權賦予我們科研團隊,學校和成果完成人成為共同所有權人,極大地激發了我們的科研積極性和科技成果轉化動力。”高云峰說。

              在生物發酵綠色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和內蒙古自治區生物發酵專業化研發與中試平臺,劉占英教授為記者們展示了她和團隊研發的玉米皮菌體蛋白生物發酵技術,該技術可使每噸玉米皮增加經濟效益1048.12元,僅內蒙古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產生的玉米皮每年即可增加經濟效益15000萬元。同時,她和學校還通過成果作價入股的方式創辦了生物發酵飼料生產企業,相關產品已在內蒙古優然牧業有限公司成功應用,有效提高了奶牛產奶量,每年為企業增加經濟效益1043.9萬元。

              “通過賦權改革,我們成果完成人得到了不低于10年的職務科技成果長期使用權,在不變更學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的基礎上,將成果使用權讓渡給我們科研團隊,這對老師們轉化科技成果是特別好的政策?!?

              “成果賦權改革之前,老師們怕擔風險,不愿轉、不敢轉也不會轉,有專利有成果就‘擱置’?!眱让晒殴I大學產業技術轉移與成果轉化中心主任佐同林說,高校職務科技成果屬于登記在冊的國有資產,過去學校和科研人員在成果轉化時,首先就要顧慮國有資產流失責任問題。成果賦權改革試點后,學校進行了大膽探索,將一部分職務發明的所有權由學校所有變成了學校與職務發明人混合所有,還有一部分職務發明在不改變學校權屬的前提下將使用權給到科研人員,賦予他們科技成果轉化方式自主權、科技成果定價方式自主權、凈收益提取方式自主權和轉化收益分配比例自主權,從根本上解決了科研人員不愿轉、不敢轉、不能轉的問題,同時,學校還設立了技術開發與成果轉化型教授與副教授等高級職稱序列,充分發揮人才激勵作用,激發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動力,打通高層次人才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據介紹,賦權改革試點實施以來,內蒙古工業大學已賦權科技成果23項,轉化科技成果19項,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累計金額已突破1400萬元。

              采訪調研中,記者們看到了老師們對賦權改革政策的興奮,看到了科研人員對未來科技成果轉化的信心,大家對科技成果賦權改革的認識顯著加強,紛紛表示要深入溝通了解,加大宣傳力度?!跋Mㄟ^我們的努力,把試點單位的好經驗、好做法推介出去,讓更多企事業單位和科研團隊學習借鑒,讓賦權改革試點的‘盆景’變成‘森林’。”科技日報社內蒙古記者站站長張景陽說。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