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獎勵風采 | 陳永福:踐行菌種資源保護 致力“菌株”國產化
              發布日期:2023/12/19 9:49:59
              查看次數:
              【字體:

              冬日,晴天。內蒙古農業大學乳品樓實驗機械的陣陣鳴音,隨處可見忙碌的“白大褂”,一切看起來像專業化的車間一樣井然有序。循聲而入,一個微生物種質資源庫映入眼簾。

              工作人員打開層層上鎖的厚重冷藏庫大門,里面整齊擺放的盒子上標記著樣本名稱以及采集的時間、地點等詳細信息?!斑@是目前全球最大、種類最全的原創性乳酸菌種質資源庫,也是首批國家農業微生物種質資源庫。這一種質庫的建立,為乳酸菌研究和深度開發利用提供了戰略性資源保障?!标愑栏Q芯繂T介紹道。

              陳永福,是內蒙古農業大學一名教師,2004年工作至今,一直奮戰在乳品科學的科研、教學一線。作為乳品生物技術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核心成員,瞄準國際乳業發展趨勢,緊密結合我國乳業現狀,圍繞內蒙古乃至我國所需的乳業核心技術,從事乳酸菌及發酵乳制品方面的研究探索。剛剛召開的全區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陳永福獲得2022年度自治區青年科學技術創新獎。


              隨著城鎮化進程持續加快、人民飲食習慣及生產方式不斷改變,傳統乳制品中蘊育的“乳酸菌”日益消失,陳永福以搶救性保護乳酸菌資源為己任,在“中國益生菌拓荒者”、導師張和平教授的帶領下,踐行乳酸菌種質資源的保護工作。多年來他不遺余力地從多個國家和地區采集自然發酵食品等樣品,分離保藏乳酸菌,現資源庫的保藏量達47573株,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乳酸菌種質資源庫,最大限度搶救了“舌尖上的寶貴遺產”。

              基于我國傳統乳制品產業現狀和發展趨勢,陳永福帶領團隊在內蒙古、西藏、新疆、四川、甘肅等地區建立傳統乳制品現代化生產示范點23 個、制修訂地方標準 11 項、研發輕簡化加工設備12臺套,培訓牧民 1000 余人次,極大提升了傳統乳制品的質量安全和標準化水平,促進了我國乳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陳永福說:“正是因為有強大的團隊支撐,有組織性地開展科研活動,統籌人才、資金、學科方向等問題,才使研究效果實現‘最大值’。目前,團隊規模達30人,已領跑本領域研究?!?

              種質資源是農牧業的“芯片”,乳業是內蒙古農牧業的支柱產業,菌種是乳業技術競爭的核心。在資源庫基礎上,陳永福與團隊圍繞解決“優良菌種資源匱乏,核心技術被壟斷”這一嚴重制約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問題,創立優良菌株篩選技術和評價體系,獲得了優良乳酸菌菌株,攻克了菌株生產關鍵技術難題,實現了乳酸菌制劑的產業化,打破了國外技術產品壟斷。

              豐碩成果的背后,是陳永福緊緊圍繞產業發展的科學和技術問題,開展高質量的創新工作,持續推動國產菌株的開發利用,把資源優勢變為科技優勢、產業優勢,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國人的健康生活和產業的良性發展。

              近20年在該領域的持續深耕,陳永福已經從一名碩士研究生成長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草原英才、自治區青年科技人才……陳永福說:“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創新,自治區黨委、政府為科技工作者搭建了干事創業的大舞臺。作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何其有幸,趕上了這樣的好時代!”

              截至目前,陳永福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 項,出版專著教材6部,授權發明專利15件,轉化成果5項……團隊先后入選國家和自治區的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已經成長為乳酸菌領域里一支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力量。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