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通遼市科技局榮獲全市優化營商環境“最佳進步指標牽頭單位”
              發布日期:2024/2/29 14:12:58
              查看次數:
              【字體:

              2月27日2024年全市優化營商環境暨誠信建設會議召開,表彰了2023年度優化營商環境先進集體、先進單位、先進個人,市科技局榮獲全市優化營商環境“最佳進步指標牽頭單位”,系統1名干部獲得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先進個人。




              2023年,市科技局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指標牽頭部門統籌協調作用,建立健全會商機制,將橫向協調與縱向指導相結合,從優化創新主體培育環境、發揮平臺載體支撐作用等四方面精準施策,有效推動了全市創新創業領域營商環境的優化提升,創新創業指標由全區第12位上升到第7位。

              轉變服務理念,提升服務水平。建立公開透明服務機制,編印發放了《通遼市科技創新服務指南(2023版)》,將區市兩級40余項服務事項通過政務服務平臺等向社會發布,讓辦事群眾對各項業務的申報條件、申報程序、申報材料、優惠政策,一看便知、一問便明、一查便懂;建立主動上門幫扶機制,印發了《關于建立科技創新領域重點項目主動上門服務機制的通知》,邀請專家、組織業務骨干等為科技型企業主動提供政策宣講和咨詢、申報指導等“保姆式”服務,成功為企業解決包括產學研合作對接、研發費用歸集輔導、平臺載體建設、人才引育等發展難題30余個。

              深化科技服務,激發創新活力。強化政策支撐,嚴格落實《通遼市深入落實“科技興蒙”行動促進科技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及時兌現獎補資金989.55萬元;積極培育科技型企業,建成運營“科技企業線上培育庫”,形成了“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的科技企業梯次培育機制,年度內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21家、新認定和復審通過高新技術企業29家,獲批自治區級科技領軍企業1家、認定市級科技領軍企業9家;大力發展創新孵化載體,引進國家級孵化器1家、國家級眾創空間1家,對3個優質雙創平臺項目給予市本級立項支持,提高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推進“蒙科聚”通遼分中心建設,建設了“蒙科聚”通遼分中心創新創業服務站,舉辦了通遼市蒙科聚協同創新成果發布會暨科技金融助力企業創新路演對接會,打通了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全市技術合同交易額達到1.63億元;探索建立多維度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推動企業與資本對接“零距離”,通過政策引領、信息共享、對接服務等方式,成功為19家科技型企業融資超過2.3億元,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融通發展。

              加大科技支撐,提供要素保障。積極爭取和實施國家、自治區、市本級科技計劃項目,立足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深化“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圍繞優勢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大科技項目支持力度,累計爭取上級和投入市本級項目資金8000余萬元。強化創新平臺載體提質增效,成功建立了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玉米生物科技產業化基地、沈陽農業大學共建“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通遼基地、江南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通遼分中心、中國農科院通遼市玉米高產研究中心、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中心、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節水抗旱稻北方研究中心、青島農業大學“人才飛地”等一大批高層次創新平臺,有效彌補了我市創新創業平臺載體不足、創新服務體系不完備的現實問題。在全區首推“肉??萍挤阵A站”服務新模式,全市備案“肉牛科技服務驛站”8家,探索建立了“肉牛養殖服務公司牽頭、合作社引領、養殖大戶帶動”三種服務模式,服務肉牛養殖戶2713戶,輻射帶動周邊養殖戶38578戶,為養殖戶戶均節約成本620元,填補了小散戶肉牛養殖服務模式空白。“肉??萍挤阵A站”服務模式被納入首批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在全市推廣,相關報道被科技部、人民網、央廣網等采納。狠抓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推進科技特派員助企興農行動,選派科技特派員395人、“三區”人才106人和企業科技特派員85名,服務在農村牧區和生產一線,打通產學研協同創新通道。通過參加各級技術經紀人培訓班、建設技術經紀人工作站等形式,全市本土技術經紀人隊伍達到了112人;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持續深化與中國工程院鄒學校院士團隊、中國農科院作物所玉米栽培首席專家李少昆教授及其團隊合作,與吉林省白城市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任長忠教授合作共建設“蕎麥院士專家工作站”,全市79個科技在研項目累計柔性引進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東北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高層次創新人才團隊65個334人,激發了創新創業活力。

              下一步,市科技局將權力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突破年行動,堅持以“鞏固優勢抓提升,補齊短板促發展”為著力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厚植科技創新沃土,推動增長動力加速實現資源和創新雙輪驅動,打造全周期服務,為塑造“通達遼闊、近悅遠來”城市新形象提供科技創新最強動力源。


              來源:戰略規劃科

              圖文制作:孟胡格吉力圖

              初審初校:仇玉敏

              二審二校:仇玉敏

              三審三校:白斯勤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