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就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明確要求:“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新質生產力,已經成為高頻熱詞。如何加快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內蒙古面對的重大課題。近年來,隨著新能源、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型技術蓬勃發展,催生了一批新業態、新事物、新模式,對推動內蒙古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彰顯出新質生產力的巨大優勢和巨大潛能。放眼北疆大地,包頭市加速陸上風電裝備、氫能儲能、先進金屬材料、新能源重卡及配套、碳纖維及高分子新材料“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鄂爾多斯市搶灘氫能新賽道,全鏈條、終端化布局氫能產業項目,積極謀劃布局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導體、電子新材料等未來產業;通遼市聚焦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鋁鎳硅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制造、玉米生物等優勢主導產業,以創新成果引導產業、升級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已成為內蒙古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贏得發展主動權的“先手棋”。
新質生產力本質是先進生產力,是擺脫傳統增長路徑、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新型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當前,內蒙古正處于發展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要實現闖新路、進中游目標,持續鍛長板、補短板、壯集群、強支撐,尤其需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巨大機遇,打破依靠傳統要素驅動經濟增長的路徑依賴,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開辟新賽道、打造新優勢,加快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創新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萍紕撔履軌虼呱庐a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新興技術的應用賦予了生產力更強大的動力。例如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優化了產品和服務質量,這些技術的突破和創新正推動著生產力向新的質態躍升。打造新質生產力等不得、拖不得,更慢不得,稍有遲疑和觀望,便可能落后于人、再難追趕。踏上新征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精準發力,將科技創新作為開路先鋒,加快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強大動力。新質生產力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培育新質生產力,是一項系統性、戰略性、全局性工程,既要推動傳統產業全鏈轉型、煥新升級,也要聚力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對于能源、冶金、建材、化工等內蒙古的家底產業,要瞄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實施大規模技術改造升級工程,推動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數字賦能。與此同時,還要加強新材料、現代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核心技術的研發攻關,提前布局低碳能源、前沿材料、未來網絡、高性能復合材料、算力網絡等未來產業,為內蒙古高質量發展贏得先發優勢。
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必須奮起直追,不能在新賽道上掉隊、落后。今年全國兩會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是內蒙古塑造新優勢、打造新引擎的關鍵所在,積極搶灘布局,率先在一兩個點位上取得突破,提升產業發展核心競爭力,以搶先之勢按下發展新質生產力“快進鍵”,增強科技創新“硬實力”,就能為內蒙古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積蓄新優勢。
率先在一兩個點位上取得突破,提升產業發展核心競爭力,以搶先之勢按下發展新質生產力“快進鍵”,增強科技創新“硬實力”,就能為內蒙古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積蓄新優勢。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