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煦的暖陽下,塞外青城吹響了打贏科技“突圍”戰的沖鋒號。
今年全國兩會上,新質生產力成為熱議話題。先進科技是新質生產力生成的內在動力,實現科技“突圍”,呼和浩特市有底氣有信心有實力!2023年,在全國28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呼和浩特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第30位,居各盟市首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3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649家,持續排名全區第一;爭取上級科技專項資金7.45億元,較上年增長175.93%,創歷史新高;認定登記技術合同832項,合同成交額15.06億元,同比增長16%,處于全區第一梯隊;獲批建設大青山實驗室,填補了省級實驗室空白。
奔跑在求新求變的新時代,呼和浩特市將因地制宜,瞄準前沿、打破常規,以“首善之地”的標準,全力拼科技,向新、向高、向上全面突圍,在重點培育“六大產業集群”的同時,積極搶占未來產業新賽道,聚焦未來信息產業、未來空間產業、未來材料產業、未來健康產業、未來能源產業“五大領域”,培育打造新質生產力,進一步夯實首府在全區科技創新版圖中的領先地位。
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
打造高能級科創平臺??匯聚強大攻堅力量
一臺臺全球頂尖的實驗設備、一項項領先的專利技術、一個個轉化應用的創新成果都令人振奮……2023年,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兩級投入科研經費3.6億元、建設資金12.7億元,推動全國唯一一家國家級乳業技術創新中心實體化運行,中國頂尖創新力的聯合與協作在這里一路生花,不斷向科技創新的極限求索。
“現已吸納100多家成員單位,集聚10名院士、100多名高級行業專家和超過5000人的全產業鏈創新隊伍,累計啟動科研項目140多項。”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總經理何劍告訴筆者,“目前,中心首次實施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已取得98項技術成果,其中創新集成高產奶牛性別控制胚胎生產關鍵技術,促使胚胎牛年單產達14噸、單頭利潤提高50%,推動我國奶牛良種性能快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新質生產力的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拔覀儗⒓訌婎嵏残约夹g和前沿技術研究,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焙蝿Ρ硎荆行膶⒊浞职l揮科技樞紐作用,繼續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在新技術、新模式等方面取得突破,積極推進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二期項目建設,助力中國乳業實現科技突圍。
“我們科研團隊突破紫花苜蓿的關鍵技術瓶頸,首次創制抗低殘留耐草甘膦紫花苜蓿新品種,為我國草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眹也輼I技術創新中心(籌)副總經理苑峰說,中心通過整合各方資源,匯聚國內47家草業領域的頂尖科研團隊參與建設,目前已研發出6個新品種、6項突破性技術成果。2024年,中心將把爭創國字號“創新中心”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確??蒲芯C合樓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圍繞“科技突圍”工程,實施“優質苜蓿分子聚合育種技術研發及應用”“苜蓿高通量表型-基因型平臺創制”等項目,最終實現苜蓿育種4.0,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蒙草種質資源與檢化驗中心科研工作場景
呼和浩特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孔燕表示:“今年,呼和浩特市將由兩院院士親自掛帥、頂級專家團隊聚焦突圍方向領銜實施2項國家重點項目,爭取在乳業、動物疫苗、生物育種、益生菌、航天航空等優勢領域找點位、找團隊,從自治區、市級兩個層面開展突圍,在一兩個點上取得突破,做到起跑就領先?!?
金宇獸用疫苗國家工程實驗室
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創新人才。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將按照“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則,持續加大院士培養、頂級專家和高層次人才以及科研團隊的引進力度,在新一輪競相發展中贏得主動、搶占先機。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助力傳統產業升級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2023年,呼和浩特市著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的梯次培育體系,培育了32家科技領軍企業。建設一批企業科技特派員工作站,針對全市322戶規上工業企業開展研發投入、研發機構、研發成果清零,推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
呼和浩特科創中心
“我們企業成立之初,就得到了郭老師的輔導,為我們做了科技創新規劃以及政策規劃,目前我們已經獲得多項知識產權,獲得5項政策扶持。不僅如此,國家級創新創業導師、內蒙古領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偌寧的團隊還為我們公司培養了一名企業政策管理師。”呼和浩特市匯方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堅民說。
領新科技作為專注于“政策咨詢+科技服務”的企業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站內16名企業科技特派員均長期服務于企業政策咨詢一線。去年工作站還運用新媒體手段在騰訊、抖音平臺開展在線輔導。通過政策輔導,已有5家企業成功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20多家企業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5家企業建立了研發機構,協助企業成功申報科技計劃項目7項。
“在新質生產力的引領下,企業要抓住機遇,勇于挑戰,充分利用政策優勢,尋求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發展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業,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高核心競爭力。同時要注重品牌建設,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郭偌寧說。
為解決企業與項目的孵化慢、落地難等問題,呼和浩特市構建“立體聯動”孵化機制。2023年,呼和浩特市從北京引入簡耘科技、神州共享、亞信科技3家科技型企業入駐呼和浩特科創中心,為全市創新主體注入新活力。
“目前我們已獲取馬鈴薯數據6億多條,利用AI相關的數據應用技術,自研的馬鈴薯全生命周期決策模型,實現節水超30%,節肥超20%,提升產量31.5%?!眱让晒藕喸趴萍加邢薰靖笨偨浝砝顐フf。該公司成立于2019年,在北京京蒙高科(蒙科聚北京分中心)兩年的孵化,得到長足的發展,2023年通過“蒙科聚”平臺在呼和浩特科創中心落地轉化,作為后備上市企業進行重點培育。
2024年,呼和浩特市將創建呼包鄂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建設科技城科研總部基地,推動陳十一院士團隊數字孿生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歐陽明高院士團隊交能融合創新中心落地,支持和林格爾新區建設全區人才科創中心,與西安交大合作共建科技研發和產業應用“雙向飛地”。
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水平,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有效對接的“關口”,也是科技成果順利轉化為新質生產力的關鍵。2023年,呼和浩特市緊抓“蒙科聚”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的機遇,打造“蒙科聚”創新驅動平臺的總窗口,不斷完善技術轉移體系,新增自治區級技術轉移載體24個,總數達到44個;培養技術經紀人974名,總數突破1000名。
創新聯合體授牌
“科研機構和企業之間的信息溝通不順暢,大多數企業對技術需求存在不會說、說不全、不能說等情況。我們從影響科研成果轉化實際出發,不斷挖掘企業技術需求,在與企業沒有達成合作共識時,應該有意識、有導向地進行經驗積累和梳理,做好每一步才有可能促進成果轉化成功?!眱让晒趴菩趴萍紕撔峦茝V有限公司負責技術經紀人管理的工作人員王靜說。
自2022年被認定為自治區級技術轉移服務機構以來,該公司主動發揮“科技紅娘”在科技創新中的作用,積極促進內蒙古自治區企業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并為此組建了技術團隊,團隊中有初級經紀人34名、中級技術經紀人5名。通過服務,內蒙古自治區測繪地理信息中心與內蒙古地礦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內蒙古自治區正鑲白旗呼和陶勒蓋銀鉛鋅多金屬礦普查”項目,合同近1000萬元。
和林格爾人才創新谷
“自治區與呼和浩特市兩級政府對技術轉移服務機構高度重視,出臺了很多支持績效考核的措施,建立了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培育體系。相信在未來市場,技術轉移服務機構作為聚集技術轉移人才且有專業背景知識的復合型機構,將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呼和浩特市科技局成果管理與轉化科科長孫奇信心滿滿地說。
回望來時路,呼和浩特市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歇。2023年,呼和浩特市政府與高校、企業合作,組建了政校企創新聯盟,充分利用全市優質的高校院所、企業等創新資源優勢,舉辦3場“蒙科聚?強首府”協同創新系列路演,推動25項新技術新成果轉化落地,預計年均新增經濟收益近億元。
2024年,呼和浩特市將依托科技綜合服務總窗口,建好用好“蒙科聚”創新平臺,重視科技服務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積極探索技術轉移人才培養新模式,搭建技術轉移人才學習提升和施展才華的平臺。同時,充分發揮政校企聯盟作用,舉辦呼包協同人才科創大會,開展高校院所協同創新路演,促進更多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轉化為生產力。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