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烏海)第二屆BDO及可降解材料產業發展大會在烏海市成功舉行。(資料圖)
曾經的烏海,因煤而建,因煤而興。如今的烏海,揚“煤”之長,蝶變升級,正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華麗轉身”。
烏海,內蒙古西部年輕的工業城市。曾幾何時,倚能倚重是烏海的工業“底色”。如今,面對時代課題,面臨“雙碳”目標、“雙控”任務及環境容量不斷收窄的多重壓力,烏海該如何“闖關”?
“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為烏海指明了方向。
當前,烏海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力,加快傳統產業轉型,提速新興產業發展,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勇攀高峰,催生更多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澎湃動力。
科技創新,開辟高質量發展“新航向”
在內蒙古東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研和生產操作人員對煤炭與石灰石進行化學反應后制備出電石,再經過一系列工藝流程生產出BDO,BDO在催化劑作用下得到可降解塑料,制作出購物袋、農用地膜等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
這場“煤—電—石灰石—電石—BDO—生物降解塑料—生物降解聚酯產品”的完美轉變,是烏海轉型發展的縮影。
BDO作為合成纖維、生物降解材料、新能源汽車和熱塑性彈性體等行業的重要基礎化工原料,是行業炙手可熱的“明星”。發展BDO產業,烏海有良好的工業基礎、要素保障、成本優勢、便利交通,是BDO及可降解材料產業發展的絕佳之地。
但產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和智力支撐,烏海深知,技術創新中心是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高能級重大創新載體。
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義就在科技創新。
為此,烏海市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部署,以“突圍”意識謀劃科技創新,將BDO產業技術創新中心作為支撐烏海市BDO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而全力建設。
4月25日,烏海市舉行內蒙古自治區BDO產業技術創新中心與有關高校院所揭牌簽約儀式?!氨本┦突W院烏海研究中心”“工程和生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烏海分中心”和“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東華大學)——內蒙古BDO產業技術創新中心聯合實驗室”紛紛揭牌,這對于烏海市以科技攻堅突破BDO產業核心技術難題、下游應用瓶頸具有重要意義,助力當地實施科技“突圍”工程以及發展新質生產力。東華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余木火說:“通過引進和利用國家級的科研力量、搭建政企合作的橋梁,會更好推進BDO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過程。我們跟BDO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簽約的這個聯合研發實驗室,會充分發揮我們在纖維材料領域的優勢,通過科技創新提高產品性價比,提高產業鏈中這些企業的利潤和整體競爭力?!?/span>
如今,烏海的BDO及可降解材料產業已逐漸成熟,“全球最大BDO一體化生產基地”的名片越擦越亮。
迭代升級,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當然,曾經倚能倚重的烏海在轉型發展中也不會只依賴這一條路徑。
近年來,烏海市在推進傳統產業迭代升級的基礎上,按照“鞏固煤焦、提升化工、培育戰新、拓展裝備、優化傳統”的產業發展思路,全力打造現代煤化工、硅基新材料2個千億級的產業集群和精細化工、冶金建材、裝備制造、現代能源、可降解材料5個超百億級產業鏈群,加快構建具有烏海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依托自身豐富的煤炭資源,把現代煤化工產業做大做強,既是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調結構、轉功能、提質量的關鍵抓手。烏海立足“煤頭”優勢,催動“化尾”延伸,煤化工、氯堿化工等傳統產業鏈不斷向下游延伸,價值鏈不斷向高處攀升。
在海南產業園的烏海黑貓炭黑有限責任公司,致力于炭黑高質量、高產量生產,達到年產16萬噸炭黑、2萬噸特種炭黑以及30萬噸煤焦油深加工,現有產能規模與日俱增。
從普通炭黑、特種炭黑到如今研發的超導炭黑,黑貓炭黑不斷研發新產品、引進新技術,與高等院校密切合作,建立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填補了烏海乃至自治區的特種炭黑空白。
煤的千變萬化不止于此,烏海大力延伸“煤”的鏈條,提升“煤”的價值:中創聯盛的瀝青,京運通的單晶硅,恒業成的混煉膠,青石的高牢度分散染料,榕鑫的炭黑……煤炭在延鏈、補鏈、強鏈中,幻化成一款款高精尖產品的核心材料。
從“原料”走向“材料”,烏海煤炭就地加工轉化率達90%以上,精細化工產品達70多種。數字化應用工業企業達到790家,“登云”企業數量突破3000家。
在傳統產業的迭代升級中,轉型的步伐已經邁開。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能耗雙控和“雙碳”目標剛性約束下,我市加速布局集能源生產、裝備制造、應用示范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在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新賽道上跑出了“加速度”。
行走在烏海,閑置屋頂、荒山空地、礦山渣堆上風“光”正好,一塊塊光伏發電板源源不斷地將太陽能轉換為清潔電能,成為一個個重要的能源基地。
在發展光伏產業的過程中,烏海市特別注重推動產業鏈向下游硅片、電池、組件、儲能等方向延伸,豐富拓展新能源場景應用,創造更多產品附加值。
馭“風”而上,逐“光”而行,“氫”裝上陣,“風光氫儲用”一體化協同推進,烏海市以鏈群思維擴增量、提質量,努力完備產業鏈條、健全產業體系,形成配套優勢、集群優勢,進一步提升產業競爭力,塑造產業新優勢,在產業升級中交出了質升量增的轉型答卷。
循“新”出發,向“新”而行,“一煤獨大”的產業格局正在重塑。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