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產業被稱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生物醫藥作為內蒙古重點發展的9大產業集群、18條產業鏈之一,各地通過優化創新政策環境、集聚創新平臺、強化基礎研究、加大研發投入、加大對外合作等,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努力以高水平科技創新助力健康內蒙古建設。
打造中國北方綠色生物醫藥基地
日前,呼和浩特市召開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政金企對接會上傳來好消息:全區首家科技金融工作站呼和浩特市科技金融工作站揭牌運行,工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作為科技金融工作站首家輪值銀行與蒙肽制藥有限公司等4家生物醫藥企業達成授信意向5000萬元。12家金融機構與11家企業簽下8.5億元大單,用金融服務促進企業創新逐春光。
“企業研發和創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通過此次對接會,建設銀行呼和浩特分行為我們企業簽約授信4億元?!眱让晒沤疬_威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江波說,有了資金扶持,企業更有信心有底氣加大創新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轉化,盡快產生效益,達到良性循環,為呼和浩特市生物醫藥產業貢獻力量。
“預計上半年組建50億元規模的生物醫藥基金,引進先進地區股權投資基金,借助‘耐心’資本陪伴企業成長?!焙艉秃铺厥形鹑谵k常務副主任齊曉娟表示,呼和浩特市委把金融支持科技“突圍”工程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充分發揮金融集聚優勢,構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為科創企業提供全鏈條、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以金融“活水”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增勢賦能。
呼和浩特市委、政府高度重視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建設,2021年,將生物醫藥產業納入重點培育“六大產業集群”之一,以生物疫苗、生物發酵與制藥、中醫藥(醫藥蒙)等細分領域為產業布局方向,分別在經開區、托克托縣開發區、和林新區、武川縣、回民區等地布局生物發酵基地、生物疫苗研制基地、生物醫藥大數據平臺、高寒冷涼中蒙藥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和大健康產業園。
春耕時節,在托克托縣廣袤的土地上隨處可見大型旋耕機穿梭于田間地頭進行春翻、春播作業,一派繁忙的熱鬧景象。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托克托縣年年收獲顆粒飽滿、含糖量高的玉米。因此,托克托縣將培育玉米生物醫藥科技產業作為抓手,推動玉米循環經濟全產業鏈,形成了以玉米生產為基礎、玉米發酵類原料藥為主的產業融合發展體系。
“公司已建成了年產10萬噸液體葡萄糖車間,發酵液體葡萄糖漿12.6萬噸,年產27萬噸的玉米淀粉,可用于多種抗生素的生產。”內蒙古融成玉米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戴珍平介紹,收購的玉米通過生產加工成淀粉乳、液體葡萄糖等,轉化后的液體葡萄糖作為培養基,供發酵生產使用并形成藥品原料。
內蒙古融成玉米開發有限公司淀粉車間壓力曲篩區。
今年,托克托縣進一步發展壯大生物醫藥產業體量,與浙大陽光、山東魯抗、合泰新光等企業聯合打造生物發酵生產基地,積極引進??顾帢I、正大生物、中國醫藥、遠大弘元等生物醫藥企業,推動原料藥向高附加值成品藥、制劑、大健康方向發展,打通從“一粒玉米”到“一粒膠囊”的全產業鏈,進一步搶占合成生物未來產業新賽道。
為進一步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2023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出臺《呼和浩特市支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全年共實施生物醫藥產業重點項目35項,總投資95.39億元,其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19個;簽約項目40項,意向投資額132.13億元;共幫助生物醫藥企業爭取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重點產業和工業園區項目、科級計劃項目等各類資金1.04億元。
目前,呼和浩特市生物醫藥產業布局已具雛形,力爭打造成為國內一流的生物疫苗研制基地、鏈條完整的生物發酵與制藥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和特色鮮明的中醫藥(醫藥蒙)傳承發展基地。
走進金宇保靈生物藥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個個智能制造的自動化工廠正加足馬力生產。“按照公司2023—2030年的戰略發展規劃,我們將在生物醫藥領域投入信息化技術,并開展技術攻關。”金宇保靈生物藥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麗霞介紹,企業聯合區內外高校院所、企業,組建動物疫苗產業科技創新聯合體,提升自治區動物疫苗技術創新中心能力。目前,已獲得授權核心專利1項,申請受理國際專利1項、受理國家發明專利2項,獲得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1項。
近日,內蒙古華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牛大腸桿菌galE基因缺失滅活疫苗(Z9株)正式經農業農村部獲準為二類新獸藥?!斑@款新獸藥填補國內領域空白,為奶牛乳房炎免疫提供有效替代方案,改變傳統過度依賴抗生素的治療模式?!眱让晒湃A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林葉介紹,通過參加創新創業大賽,企業享受到了全方位孵化服務,在自治區和呼和浩特市大力培育下,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目前,公司擁有24名研發人員,完成多項國家863計劃、自治區及呼和浩特市科技重大專項,取得多個突破性成果。
聚焦生物醫藥領域高質量發展主題,呼和浩特加大龍頭企業、鏈主企業、科技型領軍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力度,著力打造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生物醫藥企業,厚植新質生產力。目前,呼和浩特市擁有生物醫藥企業60余家,創新平臺載體143個、研發機構117個,各類藥品注冊批件602個,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123件,2023年完成產值184億元,占全市工業比重約為7%。
“獸用疫苗國家工程實驗室”“農業部反芻動物生物制品重點實驗室”“生物安全三級動物實驗室”三大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口蹄疫苗年產43億頭份連續多年國內排名第一,黃原膠年產4萬噸、谷氨酸鈉產能50萬噸的年產能力全球第一……創新平臺加速集聚,重大成果爭相涌現,行業發展亮點頻現,成為呼和浩特市全力“打造中國北方綠色生物醫藥基地”的生動寫照。
原創新藥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走進鄂爾多斯高新區鄂爾多斯市尚德艾康藥業有限公司,研究開發中心窗明幾凈,科研人員穿著白色的實驗服,正在開展聚乙二醇鈉鉀散研發項目中聚乙二醇3350含量檢驗,操作人員按照標準操作規程,認真填寫實驗參數,保證檢驗過程使用的高效液相色譜儀能夠正確運行,為仿制藥聚乙二醇鈉鉀散的研發做著充足的準備。
鄂爾多斯市尚德艾康藥業有限公司質量部工作人員正在開展聚乙二醇鈉鉀散研發項目中聚乙二醇3350含量檢驗。
新藥研發是一項極其復雜的過程,周期長、投入大、風險高。“研發一粒新藥真的很不容易,從靶點的發現到藥物上市約需要10年及以上的時間?!倍鯛柖嗨故猩械掳邓帢I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曉清是見證者。
故事要從張曉清與天津尚德藥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立者王鵬、陳悅的結識講起。
2008年至2018年,歷經10年,陳悅帶領研發團隊研發出有效治療彌漫性中線膠質腫瘤的ACT001。
“這種腦部腫瘤,不僅惡性程度高,發展快,而且患者多為兒童,5年生存率低于1%?!睆垥郧逭f,陳悅開發新藥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尋找質優價廉的小白菊內酯,因為這種物質可以抑制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多種癌細胞生長,還能殺滅引發癌癥的癌癥干細胞。幾經周折,科研團隊發現山玉蘭樹根皮的小白菊內酯含量高達6%。依靠這一發現,科研團隊開發了國際先進的提取制備技術,價格不到國際價格的1/100。最讓我感動的是,為了順利通過一期臨床試驗。陳悅自己服用ACT001,驗證新藥的藥理作用和安全性。2016年,公司要在國內擴大研發與中試基地時,我便主動請纓對接項目,于當年5月把項目引回鄂爾多斯。
經過前期建設、實驗鉆研、科技突破,2022年,鄂爾多斯市尚德艾康藥業抗癌藥物研發與中試基地項目正式投產,中國自主研發的抗腦膠質瘤原創新藥ACT001在鄂爾多斯市實現了臨床用藥的批量生產。
如今,ACT001及相關適應癥包括肺癌腦轉移瘤、肺纖維化、兒童彌漫性腦橋膠質瘤,均已完成中國、美國和澳洲二期臨床試驗。“我們已完成另一款治療肺纖維化、腎纖維化等重大疾病的新藥ACT004膠囊10萬粒的生產,并已全部檢驗合格交付總公司用于臨床試驗。”張曉清說。
一粒粒小膠囊,為鄂爾多斯市帶來生物醫藥產業的日漸崛起。2020年至2023年,鄂爾多斯市尚德艾康藥業有限公司連續4年被評為自治區科技型中小企業。此外,還獲批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蓄勢起航,搶抓機遇。鄂爾多斯市政府印發《鄂爾多斯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明確要聚焦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前瞻布局、精準發力,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全面提升鄂爾多斯市生物醫藥的整體影響力。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產業,做大做強生物經濟。順應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趨勢,滿足人民群眾更多元化、多層次的健康需求,抓住機遇、補齊短板,內蒙古生物醫藥健康產業必將實現更大發展,造福更多群眾,助力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目標。
評論
生活因科技更美好
科技在提高生產力水平、改變社會生產方式的同時,也在迅速改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從歷史上看,科技與人類的美好生活是相輔相成的。農業技術的出現與發展保障了人類的食物供應,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印刷術、造紙術的出現與發展,大幅提升了人類記錄知識、傳播思想的能力。到了近代,電氣、交通、航天等技術的出現與發展,更是極大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使全球化成為可能。而現在,科技的力量更是充盈在人類日常生活中的每個角落。
如今,生物醫藥行業格局進一步演變。生物醫藥產業是將現代生物技術與各種形式的新藥研發、生產,疾病預防、診斷和治療相結合形成的重要產業,是典型的創新驅動型產業,其科技成果轉化對實現科技強國和健康中國戰略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不少城市都在生物醫藥賽道上積極發力。內蒙古將生物醫藥作為重點發展產業,優化創新政策環境、集聚創新平臺,推動各地加大研發投入、加大對外合作,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呼和浩特市分別在經開區、托克托縣開發區、和林新區、武川縣、回民區等地布局生物發酵基地、生物疫苗研制基地、生物醫藥大數據平臺、高寒冷涼中蒙藥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和大健康產業園。鄂爾多斯市政府印發《鄂爾多斯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明確要聚焦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前瞻布局、精準發力,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全面提升鄂爾多斯市生物醫藥的整體影響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科技創新的落腳點,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內蒙古廣大科技工作者始終心懷“國之大者”,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潛心鉆研、嚴謹治學,不斷創造出更多科研成果,讓人民的生活因為科技而更加美好。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