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 2023年6月在內蒙古考察時指出:“現在,我們要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構建新發展格局來攻克科技難關。”
加快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實現人民高品質生活的需要,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需要。從最初提出“四個現代化”到現在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科學技術現代化從來都是我國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在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孫紹騁書記提出,抓緊在科技創新上“突圍”,積極培育新產業新賽道;我們不能總在別人后面跟跑、陪跑;要跳出老套路,敢于打破常規,舍得下血本,引進全國乃至世界頂級專家或創新團隊幫助我們搞研發,拿出當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那樣的氣魄,在一兩個點上取得突破,做到“起跑就領先”。
實踐雜志社推出《科技“突圍”工程讓內蒙古從“跟跑”到“領跑” 》專題報道,今天一起關注 科技“添翼”暖城“風光”無限好。
從“跟跑”到“領跑”,今年以來,鄂爾多斯以科技“突圍”工程為牽引,以建設新型電力場景應用創新城市為主線,以打造全國一流創新生態為導向,竟逐儲能產業賽道,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開新局、起好步提供了強勁的科技動力。
以“儲”為輔 構筑儲能實驗實證基地
走進鄂爾多斯市新能源研究院項目建設現場,機聲隆隆,焊光閃爍,近200名建設者正鉚足干勁、搶抓工期?!岸鯛柖嗨故行履茉囱芯吭喉椖恳黄诮ㄖ娣e8800平方米,總投資3.13億元,目前正在進行建筑改造。實驗室建成后,將具備一個與新能源相關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以及4個研究中心,主要圍繞綠色氫能、智能電動車輛及機器人、智慧能源多個領域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孵化一批高質量科技企業,將相關技術及產業化成果推向全國?!倍鯛柖嗨故行履茉囱芯吭阂黄陧椖靠傌撠熑送蹙竸P說。
為解決新能源發電隨機性、波動性、不均衡性帶來的系統平衡問題,鄂爾多斯開展多種儲能應用場景實證,建設新型儲能實驗實證基地,打造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聚集地,規劃新型儲能發展布局與產業體系,組織編制《鄂爾多斯市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規劃》全面統籌源網荷儲環節運行需求,推動新型儲能高質量規?;l展。目前,全市建成天驕綠能新能源項目配建儲能、準大電廠調頻儲能等1個新型儲能項目,總裝機35.9萬千瓦。正在推進建設中廣核儲能實證基地、庫布其新能源大基地配建儲能等15個新型儲能項目,總裝機194萬千瓦。計劃到“十四五”末,全市新型儲能裝機達到600萬千瓦,將在推動能源綠色轉型、保障能源安全、催生能源產業新業態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清華大學-準格爾中試基地”建設全面開展,二氧化碳制備綠色航煤、合成氣一步法制備芳烴、硅碳負材料等項目有序推動……除了實驗室,鄂爾多斯加速推動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實施五大行動25項重點工程、49個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09.8億元,在荒漠化防治、資源節約集約、現代能源等領域取得新進展,積極打造荒漠化防治與綠色發展的“鄂爾多斯樣板”。鄂爾多斯實驗室牽頭成立了全市現代煤化工集群促進會,打造煤化工產業發展創新聯合體,為構筑世界級煤化工產業提質賦能。
風光無限 能源低碳轉型再提速
走進國家首批首個千萬千瓦級大型風光基地項目--庫布其沙漠鄂爾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項目先導工程100萬千瓦光伏項目,布滿光伏板的向陽山坡,像一面巨大的鏡子,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在杭錦旗伊和烏素蘇木,一臺臺風力發電機巍然林立,近百米長的葉片呼嘯轉動,構成了草原上甚為壯觀的景象。
穿梭在鄂爾多斯大地,很多人會被這樣的"風光”大場面所震撼,風光無限好,新能源正走上歷史舞臺,成為能源領域的新主角。然而,新能源發電主要“靠天吃飯”如何突破這一難題?
鄂爾多斯給出的答案明確而堅定,要聚焦“科技與狠活”今年年初召開的鄂爾多斯市經濟工作會議強調2024年必須聚焦科技“突圍”,高水平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不斷提升國家創新型城市質效。鄂爾多斯聚焦科技“突圍”,實施科技創新能級提升重大科學技術攻關、創新人才引進和培育3項工程?!拔覀償y手大院、大所和行業頭部,相繼推動全球首家零碳產業園全區首家碳中和研究院、首批內蒙古實驗室、首個新能源專業人才培養學院落地,全力構建‘一心兩園八基地’科創服務平臺體系,形成集創新研發、項目孵化、中試加速、成果轉化于一體的人才科創載體鏈,全力打造全國一流人才科創高地和一流創新生態?!倍鯛柖嗨故形M織部常務副部長李治成說。
在新型電力方面,鄂爾多斯按照總體籌劃、分步實施、率先突破的原則,成立6個專項工作組,明確各相關單位責任,形成協同聯動工作合力,同時印發《關于國有資本支持風光氫儲產業的指導意見》,推進國有資本參與風電光伏產業。專門成立三北工程推進中心,集中專業技術骨干形成優勢“兵力”,負責全市三北工程、項目建設以及質量監督等技術性、輔助性工作。出臺《推進”三北”六期等幣點生態工程建管創新九條舉措》,推動三北工程重點項目建設,確保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落實落地、融合發展。
儲能裝備可有效提高風光發電穩定性,為電力系統運行提供調峰調頻服務,提高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如果要“扛”起緩解能源緊張的“大旗”,必須破解儲能這一難題。說起儲能,杭錦經濟開發區辦公室主任朱樹清打了一個比方:“儲能的作用可以通俗理解為‘充電寶’。我們新上的項目都規劃建設儲能裝置,而且以前的風電項目也會增設儲能裝置?!?
聚“氫”成鏈 領跑氫能新賽道
在準格爾旗,全國首個萬噸級新能源制氫項目納日松光伏制氫產業示范項目成功出氫;在伊金霍洛旗,一塊塊氫能電池走下生產線……鋁電制綠氫,鄂爾多斯在全區走出了新樣板,率先在全區建成“硅料一多晶硅一單品拉棒切片一電池片一組件”全鏈條產業集群,建設了以隆基綠能為龍頭的光伏電池產業鏈,以上汽紅巖、圣圓新能源為龍頭的氫能和純電重卡產業鏈,同時率先在全國打造了以氫能源為主的新能源重卡應用示范基地。
馭“風”而上,逐“光”而行,“零”碳托舉,“氫”裝上陣……面對新能源的高度波動性和不確定性等特點,將綠電和制氫結合起來可發揮各自優勢,才能更好促進波動性新能源消納利用加快推進綠氫規?;a應用。
截至2023年年底,鄂爾多斯已獲批10個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全市獲批總制氫規模18.63萬噸/年。與此同時,以伊金霍洛旗綠氫交通應用和烏審旗、鄂托克前旗綠建設綠色甲醇化工、綠色合成氨的產業鏈“無縫銜接”。
鄂爾多斯市氫能源產業形成“鏈思維”打出“組合拳”構筑“氫集群”,從一張藍圖到全景呈現,不過短短的兩年,氫能源產業為何能進展得如此迅速?
答案是謀定而后動。鄂爾多斯市圍繞國家新能源產業政策和自治區新能源倍增方案于2022年4月印發了《鄂爾多斯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和《鄂爾多斯市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年-2024年)》2023年8月,又印發《鄂爾多斯市支持氫能產業若干措施》,提出加快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氫化工產業發展、支持氫交通產業發展、支持氫能產業全面發展四方面14條支持政策。全力打造氫化工、氫交通應用示范樣板,建設綠氫產業集群,目標直指打造“北疆綠氫城”。憑借電網優勢,鄂爾多斯堅定出臺支持政策,支撐新能源制氫一體化項目發展,允許新能源制氫項目年上網電量可達其年總發電量的20%,支持企業既賣氫又賣電,極大提振了新能源企業赴鄂爾多斯發展綠氫的熱情,也為鄂爾多斯新能源進一步規模化發展掃清了障礙,鋪平了道路。
答案是科技強支撐。綠電與氫能的緊密結合,科技創新不可或缺。鄂爾多斯在全區率先制定《鄂爾多斯市科技“突圍”工程實施方案》全面推動科技“突圍”八大行動,實施10項重點任務,新能源產業發展等重大課題有序推進,大力培育新產業新賽道。
風光制綠電潛力有多大?“氫風”能刮多強勁?鄂爾多斯用高質量成果給出了答案。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鄂爾多斯的綠色風電會“吹”向更遠的地方。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