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傳來捷報:一頭名為“大青山”的種公牛正式投產,該種公牛是國內“在美注冊”排名第一的種公牛。
培育“中國奶?!?,是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技術咨詢委員會委員李喜和及其團隊現階段的“核心命題”?!啊笄嗌健鳛槟翀瞿膛H后w遺傳的父本,可以有效改良牛群的各項性狀,促使奶牛群體的遺傳進展和生產性能穩步提升,目前其批量性控凍精產品已進入市場。”李喜和教授介紹說。
破解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難題、研發前沿引領技術,是乳業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作為全國唯一的國家級乳業技術創新中心,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乳業科技創新中樞為目標,立足“中國牛、中國養殖模式、中國原料、中國裝備和中國品質”五大戰略目標,圍繞“從一棵草到一杯奶、再到一塊奶酪”全產業鏈進行創新鏈布局。目前已布局27個研究領域、78個研究方向、入庫600個研究項目,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性成果。
5項全球首創技術、3項全球領先技術、2項中國首創技術,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發布的10項領先科技成果,向世界展示了乳業高質量發展的中國方案、中國力量。不僅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還薈萃了我國乳業頂尖科創資源。
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2019年申請創建,2022年1月獲得科技部批復,匯聚了任發政、孫寶國、陳君石等10多名院士、106家成員單位,整合了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等知名科研機構和高校優勢資源,集聚了伊利集團、三元食品、君樂寶乳業等知名企業,打造了一支集聚5000余科研人才的全產業鏈創新隊伍,為攻克乳業“卡脖子”技術瓶頸問題提供攻堅力量和支撐體系。
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總經理何劍說,中心在呼和浩特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中心總部布局了標準化服務平臺、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和孵化平臺3個服務平臺,并在呼和浩特、北京、上海、哈爾濱部署建設了奶牛繁育與養殖、營養與健康、工藝技術與裝備、安全與品質4個研發中心。目前,已累計實施項目145項,申請專利113件,發表論文145篇,發布標準17項,出版專著3部。
4月2日,由中心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功能型乳制品創制與產業化示范”項目在北京啟動,此舉標志著我區在特色乳業這一科技“突圍”工程點位上的重點任務啟動實施。
項目充分發揮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的戰略科技平臺作用,以部區聯動實施為牽引,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南昌大學、伊利集團、三元等國內乳品領域頂尖高校、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破圈”建立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聯動機制,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功能型乳制品,為乳業發展搶占產業新賽道、打造世界級乳制品先進制造產業集群提供有力支撐。
“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是我區重點培育建設的國家級高能創新平臺。2023年起,我們每年安排1億元專項資金支持中心設立關鍵技術攻關項目、開放性課題、青年科技基金項目等,重點在奶牛繁育與養殖、營養與健康等方向開展攻關?!弊灾螀^科技廳創新平臺建設處負責人表示。
聚焦行業共性問題,中心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發力,充分發揮優勢,牽頭實施協同創新項目。在乳品工藝方面,建立了益生菌菌株研究及高效篩選平臺,篩選速率提升30倍,開啟“中國菌株”資源快速篩選及應用新篇章;在營養方面,創新易吸收乳化包埋穩態鈣技術,可以很好地提升鈣的吸收,讓消費者補鈣更高效……目前,已攻克一批產業關鍵共性技術難題,為行業企業提供了全方位、多元化的技術創新服務和系統化解決方案。今年,我區將持續加大支持力度,指導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聚焦核心目標,集中資源力量建強用好該科創平臺。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