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科技“突圍”工程以來,內蒙古著力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水平,推動實現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有效對接。技術合同成交額是衡量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指標。為增強高新技術創新創業活力,今年,內蒙古持續優化科技服務環境,加強技術合同專項管理和認定登記工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共登記技術合同444項,企業創新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進入6月以來,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五二研究所包頭事業部的工作人員正在抓緊進行裝備材料毀傷效果研究。經過測試,研究所與北京理工大學達成的科技技術合同已初步完成數據采集工作,預計年底項目產品將用于特種裝備、航空航天和船舶領域。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五二研究所包頭事業部副主任 王鵬? 這份合同金額大概是100多萬元,我們單位主要是承接實驗測試、數據采集、模擬仿真(工作)的一個過程,這些數據主要用于材料方面的研制。
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反映著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效率和技術要素市場的活躍程度, 技術合同成交額是衡量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指標。今年,內蒙古積極推進技術合同登記工作,在條件成熟的旗縣區、高新區、農高區增設一批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機構,把符合要求的國有企業、社會組織等納入增設登記機構范圍,實現技術合同登記工作“全覆蓋”。
今年4月,通遼市發起成立科技服務業行業協會,吸納科技創新主體54家,一個多月時間,就實現技術轉化落地5項,交易合同額280萬元。
通遼市科技服務業協會會長 馬玉明? 我們組織了技術、財稅、知識產權、科技特派員等專家組建了科技服務團。深入旗縣、到高校、進園區、入企業,解決企業科技“ 突圍 ”中遇到的痛點和難點問題。
據自治區科技廳統計,今年到5月15日,內蒙古共登記技術合同444項,成交總額11億2700多萬元,同比增長52%。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