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唯一雙主導產業的國家農高區,巴彥淖爾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通過創建“1+10+N”科創平臺,重點建設硬質小麥和肉羊全產業鏈技術創新體系,實現年產值近150億元。
蘇雅 內蒙古臺記者?我現在是在巴彥淖爾農高區富川現代肉羊產業化循環經濟科技示范園區,剛剛過去的這臺就是今年4月份投入使用的國內首臺智慧牧場肉羊養殖機器人。指揮中心在發號施令之后,這臺飼喂機器人就可以沿著設定好的路線精準投喂,母羊小羊吃什么、怎么吃營養又均衡,這臺飼喂機器人就能夠解決。
依托巴彥淖爾國家農高區創新平臺,內蒙古匯棟科技公司聯合大連理工大學等高校研發出智慧牧場肉羊養殖機器人系統。機器人在激光引導和北斗衛星導航下,24小時不間斷自主采集、分析羊只全生命周期生理數據與環境數據,并在母羊產仔1小時關鍵時間內發出預警,有效降低羊只發病率和羊羔死亡率。這套系統能節約生產管理成本150萬元,減少10%的飼草料浪費,投料誤差不超過0.5公斤,產羔率提高30%。
內蒙古匯棟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安靜?智慧養殖機器人是以肉牛、奶牛、肉羊等養殖龍頭企業、育種企業以及規?;酿B殖家庭牧場為應用的主體,我們目前已經取得了20多項專利技術,計劃下半年要進行量產。
今年,巴彥淖爾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持續深化產學研合作,以中國農業大學巴彥淖爾研究院為主體,聯合硬質小麥、肉羊、向日葵等10個生態農牧業技術創新中心以及多個區內外科研院所,構建國家農高區“1+10+N”科創平臺。目前,聚焦種業振興、農畜產品精深加工、水資源高效利用和耕地地力提升等重點領域,累計組織實施54項關鍵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項目,取得一大批自主創新成果。其中,自主培育的“巴麥13號”作為目前春小麥區最具穩定性、豐產性、適應性的小麥新品種,正在甘肅、新疆等地示范推廣。
截至2023年底,巴彥淖爾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培育產值500萬元以上企業108家,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6家,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自治區級16家,建成自治區級以上科創平臺載體58個。
巴彥淖爾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 馮君偉?精準挖掘“突圍”點位,凝煉儲備了一批重點科技項目。我們將依托院士專家團隊,爭取取得突破性成果5項以上,助推國家農高區打造農業創新高地、人才高地、產業高地。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