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內蒙古科創新賽道 | 博士后工作站點燃科創新引擎
              發布日期:2024/7/15 9:07:27
              查看次數:
              【字體:

              最近,上海交通大學包頭材料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在站博士李永治正在進行“鎂-稀土基高容量儲氫材料及大規模儲氫裝置的研究與開發”的論文結題,并將加速推進固態儲氫的產業化示范應用。

              “內蒙古地區風、光資源豐富,要想構建以風、光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大力發展儲能技術勢在必行。而在源端,氫能可以發揮長時儲能的作用,促進波動性電源的平滑上網;在網端,氫能可以參與調峰,在能源需求較小的季節把多余的電量存儲下來,在能源需求較大的季節作為補充?!崩钣乐胃嬖V記者,自2022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鄒建新教授團隊從事儲氫儲能裝置開發以來,不僅加速推進了技術的突破,填補了內蒙古相關產業空白,還有效實現了科研項目與現實生產力的精準對接。

              博士后工作站是引進高端人才的關鍵窗口,也是培養科研人才的優質平臺,更是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的重要基地。

              近兩年來,為解決非公稀土企業多、引才育人受限,重大科研項目和“卡脖子”技術實施難度大、突破速度慢等問題,包頭稀土高新區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創建和培育作為幫助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和技術突破的“金手指”,持續健全完善博士后工作站政策、服務、平臺“三位一體”支撐體系,大力引進跨學科、復合型、戰略型和創新型青年人才,有力促進產學研結合和科研成果轉化。

              該區致力于高端人才引進、搭建人才發展平臺、提升人才承載能力以及推進博士后工作升級提效,特別在博士后“建站、入站、在站、出站”等方面打造全周期服務模式。以鏈設站、以站提能,充分發揮博士后招引疊加效應,著力提升高層次人才“稀”引力,圍繞稀土產業鏈重點企業設站,為企業破解發展難題、突破技術瓶頸提供強勁支撐。

              包頭長安永磁電機有限公司是我國最早開展稀土永磁電機科研生產的單位之一,成立30余年來,已開發出20多個大類500多個規格的高精密稀土永磁電機產品。

              今年以來,為了開拓“稀土永磁變頻器”這一全新科研領域,加速推動傳統輸變電方式的更新替代,長安永磁成功引進了燕山大學電氣工程專業戴瓊潔博士,并與西安交通大學聯合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簽訂了博士后研究人才聯合培養合作協議,戴瓊潔也隨即加入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王曙鴻教授團隊,參與“稀土永磁變頻器”課題研究。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因存在規模和體制化差異,要想和國內知名高校達成博士后聯合培養合作,難度非常大。正所謂‘技術人員用實力相互征服’,因為長安永磁去年成功為西安交大開發出一款定制化永磁變頻器,技術水平得到了高度認可,才有效促成了合作。這一合作模式,突破了以往由流動站選派導師到工作站全程指導進行培養,實行博士、博士后在流動站(西安)與工作站(包頭)雙站雙城培養,高效鏈接了兩地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深度服務兩地科技創新發展。”長安永磁副總經理蘇錦智說。

              在稀土高新區,創新活力不斷迸發的,遠遠不止長安永磁一家企業。眼下,安德窯爐、金力永磁等越來越多的稀土企業以博士后工作站、聯合實驗室、創新平臺等為依托,高度重視人才的引育、培養,為新質生產力注入“智力”。

              “我們以博士后工作站為平臺,根據企業引才需求,積極與高校博士點對點對接,提高匹配精準度。與此同時,充分發揮博士后工作站在高校與企業間的橋梁作用,激發博士后人才在企業創新創業的活力,有效打破了制約企業發展的人才瓶頸?!毕⊥粮咝聟^黨群工作部人才辦負責人張瑋表示。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是發展的源頭活水。制定完善引才政策、激勵機制,加大對博士后人才服務力度,更好地支持他們從事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領域研究,加強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融合,讓更多博士后青年才俊馳騁于創新星空,才能有效服務地區產業和經濟發展?!毕⊥粮咝聟^黨群工作部部長齊驥表示,為解決博士后工作站“引才難題”,今年年初,稀土高新區啟動了博士后工作站創建和引才計劃,對擬設站企業提供實地調研、項目評估、申報推薦、政策指導等系列服務;從設站到博士后進站、開題、中期評估、期滿出站等系列工作實施全程跟蹤服務;對建站過程中存在的癥結性問題,提出“一對一”指導性解決方案。

              在積極“筑巢引鳳”的同時,稀土高新區更注重優化激勵政策、創新環境和全程“保姆”式跟蹤服務,針對新設立的博士后工作站,稀土高新區將給予一次性設站支持經費10萬元;針對在站博士,除了企業給予的薪酬和獎勵外,在站兩年期間自治區三級政府還將累計發放30萬元的生活補貼。從住房補貼、子女入學等方面解決企業引進博士、博士后人才生活難題,真正實現人才與城市相互成就、共同成長的美好愿景。在廣納英才的同時,稀土高新區還注重培養本土人才,形成內外聯動、相互促進的人才發展格局。

              記者了解到,自2023年以來,稀土高新區完成各項人才政策及項目兌現工作16項,兌現資金1100余萬元。截至目前,在1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168家科研平臺的加持下,累計實現500多項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如今,人才支撐、創新驅動與工業強區“琴瑟和鳴”,正演奏出當地稀土產業轉型升級的“最美和弦”。

              “我們將繼續提升人才服務質量,精準實施扶持政策,解決博士后科研人員的后顧之憂,讓更多出站博士后留在包頭,開展長期科研工作?!饼R驥表示。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