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時節,萬物并秀。全速“奔跑”的包頭正以最強的奮斗姿態,全力推進“兩個稀土基地”建設。
稀土高新區稀土應用產業園區。
內蒙古自治區首個稀土永磁電機產業園在包頭市全面啟動建設,6月初實現首批企業入駐;全國最大的永磁電機制造企業臥龍電驅落戶包頭市,永磁電機項目5月20日正式開工;全國首條安泰北方3000噸釹鐵硼智能工廠建成投產;全球領先的1億只新型防抖馬達產業基地項目一期建成投產,二期即將開工;全球領先的稀土鋼生產基地已經建成,全年產量預計達到135萬噸;全球最大的安德稀耐12萬噸稀土鑭鈰應用項目建成投產;鹿城實驗室正式掛牌運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揮好能源產業優勢,把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做好。要發揮好戰略資源優勢,加強戰略資源的保護性開發、高質化利用、規范化管理,加強能源資源的就地深加工,把戰略資源產業發展好?!边@是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為內蒙古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再一次“把脈定向”,也為包頭市稀土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同年10月,《國務院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提出“加強稀土等戰略資源開發利用”,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將包頭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領先的稀土應用基地”。
作為“世界稀土之都”,包頭市堅決扛起建設“兩個稀土基地”的光榮使命,搶抓機遇,以重回歷史最高水平的雄心壯志,充分發揮建設國家重要戰略資源基地“主陣地”作用,在服務國家戰略上奮力爭先,著力實施建設“兩個稀土基地”突破行動,加快稀土產業由“世界級儲量”向“世界級產業”邁進。
牢記囑托 稀土產業集群成勢
項目引領,聚勢而強。今年,包頭市大力招引“3+5+N”重點產業集群的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尤其是對稀土新材料和稀土應用等成長性好的產業,抓住當前有利時機,爭取更多主動。
嘉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電機產品。
塔吊旋轉、機械轟鳴、焊花飛濺……近日,在包頭稀土高新區臥龍包頭永磁電機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經過兩個月的加緊建設,一座座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工人們鉚足干勁搶抓工程節點,全力向10月底完成廠房建設的目標任務沖刺。
“項目計劃新建5萬套新能源汽車電機、3萬套低速大扭矩永磁電機、1300臺直驅式風力發電機等生產線,以及配套稀土永磁電機精密鑄件生產線,預計年底前完成設備安裝并試生產?!表椖控撠熑藦埼膭偙硎荆椖拷ǔ珊?,可填補自治區新能源汽車驅動系統生產制造的空白。該項目采用臥龍自主研發的超導技術、絕緣技術、低噪聲低振動技術,其生產的低速大功率電機是目前稀土永磁技術應用領域的尖端產品,實現了我國在該領域“卡脖子”技術難題的突破?!芭P龍永磁電機北方基地的落地建設,將成為‘兩個稀土基地’建設的標志性項目。”張文剛表示。
臥龍電氣驅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電機產品。
當前,臥龍永磁電機、英思特稀土永磁智造、天驕清美稀土拋光液等一批稀土新材料和稀土應用項目正在加快實施,為包頭市建設“兩個稀土基地”提供了更多支撐。
建設“兩個稀土基地”既是國家戰略,也是企業實現產業轉型的最佳時機,作為建設“兩個稀土基地”的中堅力量,包鋼集團緊抓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
包鋼和發稀土自2019年開始,致力于稀土綠色冶煉升級改造。目前,已建成2萬噸綠色冶煉生產線,同時在輕稀土鑭鈰開發利用方面“精耕細作”,開發出具有高附加值、應用場景量大面廣的多款產品,在拋光粉、涂料、催化劑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其中,以稀土鑭鈰為原料制備的稀土特殊化合物,成為稀土拋光粉生產原材料?!疤厥饣衔锂a品如氧化鑭鈰鐠釹,目前市場價達到了每噸2萬元以上,是傳統氧化鑭的7倍?!卑摵桶l稀土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趙智承介紹。
面向未來,包鋼將通過強化創新驅動、原料保障、延鏈補鏈、支撐引領,力爭重點稀土企業研發強度達到4.5%以上,稀土鋼產品全年產量突破135萬噸。加快建設面向全國的稀土產品交易中心,力爭年內注冊上線企業達到850家,交易規模達到200億元。
包頭北方中加特電氣有限公司電機產品。
據了解,包頭市稀土產值由2022年的677.5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829億元,增長22.4%。全市現有稀土企業209家、規上工業企業8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0家,較2022年分別增加30家、22家、20家,新增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1家,實現了稀土領域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零的突破。
包頭市擁有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企業北方稀土、全球最大的拋光粉生產企業天驕清美,全國綜合實力前10強磁材企業7家落戶包頭,8家稀土企業進入擬上市企業梯隊。冶煉分離產品就地轉化率由80%提高至88%,形成了從采礦到終端應用完整的產業鏈。
擔當使命 全力保障稀土產業供給
眾所周知,包頭市稀土儲量和冶煉分離產能世界第一,在稀土原料供應保障上占據絕對優勢。錨定“兩個稀土基地”建設,包頭市持續加強稀土資源的保護性開發、高質化利用、規范化管理,統籌推進資源勘查、廢料回收利用和綠色冶煉升級改造,鞏固世界最大的稀土原料供應基地地位。
內蒙古稀土新材料產業園區。
在企業車間、項目工地、產業園區,稀土產業重大項目建設的強勁動力和發展脈動令人激動振奮,向“新”發展的新氣象、新面貌、新成效讓人眼前一亮,包頭市正以稀土產業建設之“進”,助力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
“北方稀土綠色冶煉升級改造項目”是包鋼稀土產業發展歷史上投資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綠色發展水平最高的標志性工程,是聚力打造全球最大的稀土原料生產基地戰略定位而建設的國家重要稀土原料產業基地。
“項目創新開發出一流的浸出工藝,引進了行業最先進的萃取分離技術,并與北方稀土多年積累、自主研發的領先工藝技術裝備集成為業內頂尖的生產體系;獨家設計的‘三廢’治理技術可實現氨碳循環利用、尾氣超低排放、廢水循環利用及有價元素全回收利用;設備自動控制率、數據自動采集率可達到90%以上,人員工時效率提高15%,形成較好的行業示范帶動作用?!敝袊狈较⊥粮笨偨浝?、北方稀土綠色冶煉升級改造項目總指揮郝忠平介紹。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處理混合稀土精礦折氧化物11.5萬噸,萃取分離稀土氧化物10.6萬噸。
近年來,包頭市加快白云鄂博稀土礦增儲上產,建成投產北方稀土綠色冶煉、金蒙稀土4000噸釹鐵硼廢料回收自動化生產線等項目,支持北方稀土整合有關稀土冶煉分離企業產能,開展包鋼尾礦庫資源高值化、減量化技術研究,年內形成1.5萬噸廢料回收、11萬噸冶煉分離產能規模,稀土原材料產值達到400億元,已經形成與全國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相匹配的原料產能供應能力。
“包頭的原材料優勢和產業配套優勢得天獨厚,正源源不斷吸引國內眾多大型稀土企業在這里投資落戶。”說起包頭市建設“兩個稀土基地”,天和磁材副總經理袁易信心十足。
為引導參與“兩個稀土基地”建設,包頭市充分營造開放包容的建設生態。高質量舉辦稀土產業論壇,將世界目光聚焦到包頭市建設“兩個稀土基地”上來,不斷擦亮“世界稀土之都”這張名片,全面提升了包頭市稀土產業的國際國內影響力。對于包頭市稀土產業資源稟賦、保供穩價、產業基礎、產業配套、激勵政策等方面的優勢和“包你滿意”“包你放心”營商環境,進行了全面宣傳,用真金白銀、實際行動,吸引越來越多的頭部企業落戶包頭、高端人才選擇包頭。
包頭稀土研究院。
優化惠企政策、及時兌現政策,近悅遠來的稀土產業發展環境在包頭已經全面鋪開。
下一步,包頭市將繼續統籌推進稀土資源勘查、廢料回收利用和綠色冶煉升級改造項目,深入開展白云鄂博礦區稀土及多金屬資源勘探,力爭2025 年摸清資源家底。加快北方稀土10萬噸級稀土綠色冶煉升級改造項目建設,年底一期5萬噸建成投產,2025年全部建成。
使命如磐 書寫稀土產業滿意答卷
厚望如山,催人奮進。一年來,立足稀土已經形成的完整產業體系,包頭市切實做好“礦”變“土”“土”變“材”“材”變“用”三篇文章,不斷鞏固和擴大稀土新材料產業優勢。
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
按照包頭市“一年鋪開,兩年出形象,三年見實效”工作要求,錨定建設全國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持續擴大產能、提升新材料產量。2023年稀土新材料產量近10萬噸,綜合規模全國第一,標志著全國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已經建成。2024年年底,稀土新材料產能將達到25萬噸以上,包頭市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最大稀土新材料基地。
當前,包頭市正奮力推動稀土應用產業向高端和前沿領域拓展,全球領先的稀土應用基地加速建設。立足建設全球領先的稀土應用基地,包頭市多角度、全方位推動稀土應用產業進一步拓展深化。
安泰北方科技有限公司。
永磁電機產業呈現集聚發展,以臥龍電驅頭部企業為代表,2024年底落地30個以上;稀土合金應用持續壯大,攻克了稀土鋼、稀土鋁合金關鍵技術,年底實現稀土鋼產量135萬噸、稀土鋁合金產量92萬噸,將建成全球領先的稀土合金材料應用基地;固態儲氫裝置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牽頭研發的全國首臺套固態儲氫系統裝置,實現儲氫材料應用回收利用技術突破;包鋼集團實施的6噸裝載機與49噸氫燃料重卡研發項目、3.5噸固態儲氫叉車配套固態儲氫加氫站項目,進一步豐富了固態儲氫裝置應用場景;高豐度鑭鈰元素應用大幅提升,12萬噸鑭鈰應用轉化項目和1萬噸高端稀土基復合催化劑項目建成投產,新增鑭鈰元素消化量1.5萬噸以上。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從一張白紙到滿意答卷,從宏偉藍圖變為生動現實,包頭市以真抓實干形成了共促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未來,包頭市將繼續圍繞建設全球領先的稀土應用基地,重點發展稀土磁材應用產業,加快發展儲氫材料應用產業,大力推廣稀土催化劑應用,全面推進稀土產業的輻射帶動能力,不斷提升包頭稀土產業的競爭力、影響力。
——深入實施包頭市稀土產品交易所上線企業倍增計劃,2024年內注冊上線企業達到850家;探索建立合規合理的稀土價格形成機制,推出稀土價格交易“包頭指數”,建設面向全國的稀土產品交易中心,交易規模突破200億元。
——進一步加快建設稀土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國家稀土功能材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制定稀土行業國家標準3項、行業標準4項以上。
——擴大磁材產業規模。支持金力永磁、天和磁材等頭部企業持續釋放產能,開工建設安泰科技(二期)年產1.5萬噸稀土永磁材料等項目,推動韻升科技、科田磁業等項目竣工投產,大力發展燒結釹鐵硼、熱壓磁體、釤鈷磁性材料,加快引進全國磁材頭部企業落戶,磁材產能達到18萬噸,包頭市將建設全國最大的稀土磁性材料基地。
——做強儲氫、合金產業。開工建設圣泉科利源年產10萬噸多元稀土新材料等項目,進一步擴大高性能、高附加值稀土儲氫產品市場份額,2024年內形成7000噸儲氫材料、8萬噸合金材料產能,打造全國最大的稀土儲氫材料產業基地、高純稀土金屬及合金基地。
——做大拋光、催化、光功能產業。實施中科明航高性能3000噸稀土拋光材料、天石6000噸催化劑等項目,推動利晨科技360噸拋光液、稀土隔熱耐材生產線等項目盡快投產,加快國創稀品稀土光修飾粉等項目產業化進程,2024年內形成4萬噸拋光材料、2萬噸催化材料及助劑產能。
——全力發展永磁電機應用產業。加快建設永磁電機產業園,積極發展工業節能電機、新能源汽車用電機和伺服電機等中高端產品,建設年產1億只新型三軸防抖馬達產業基地、中加特電機等項目,引進臥龍等30戶永磁電機企業入駐,大力實施永磁電機替代工程,2024年內產值達到50億元。
——全力發展儲氫材料應用產業。推動北方稀土固態儲氫叉車等項目盡快落地,拓展鎳氫電池及應用裝置在氫燃料汽車、加氫站等場景的商業化應用,打造稀土儲氫應用產業基地。
——全力發展稀土合金應用產業。重點攻克稀土鋼關鍵技術,在推動稀土鋁(鎂)合金在先進軌道交通、輕量化型材等應用上取得突破,打造稀土合金應用產業基地。全力發展“稀土+”應用,拓展稀土在醫療、農業、陶瓷、航空等行業的應用,不斷提升“稀土+”產品價值,打造“稀土+”應用產業基地。
包頭市安德稀耐新材料有限公司。
使命在肩,唯有勇往直前。全力建設“兩個稀土基地”,打造“世界稀土之都”,包頭市將在搶抓機遇中趕超跨越,在善作善成中再創輝煌。
科技賦能 稀土產業邁向高精尖
在內蒙古新雨稀土功能材料有限公司30平方米左右的展廳內,整齊擺放著琳瑯滿目的稀土產品,每件產品都凝結著技術人員的辛勞與智慧。
稀土高新區創業園區。
“我們的稀土產品分為稀土功能材料、特殊化合物、納米稀土3大類20余個體系類別,覆蓋玻璃基板、手機蓋板、半導體、精密光學元件、液晶顯示屏等高技術領域。”新雨稀土董事長冀代雨說,新雨稀土還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成立聯合實驗室,生產出的納米稀土拋光材料,可以滿足高端光學玻璃、半導體芯片等領域高精度拋光的應用,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創”字當先,“新”上布局。今年,包頭市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城市發展的基本戰略,把科技創新作為發展稀土產業的核心要素,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全力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完成白云鄂博全國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支持天和磁材獲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北方稀土國家稀土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通過驗收,全市國家級稀土創新平臺達到13個。高標準建設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聘請嚴純華院士擔任“兩個稀土基地”建設首席科學家,集聚了院士、長江學者等高水平專家29人、科研團隊14個,為稀土產業發展提供頂級智力支持。
圍繞白云鄂博稀土資源綜合利用,包頭市布局實施了“白云鄂博資源潛力研究”等6個項目,發現了新礦物“白鴿礦”“鈮包頭礦”“白云釔鋇礦”,并獲國際礦物學協會新礦物命名。
“我們將依托白云鄂博稀土資源研究與綜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加大鈮和鈧兩種礦物選礦冶金提取,大力開展圍繞鈮和鈧兩種元素在新材料等相關領域的研究和應用。”包頭稀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志強表示。
向“新”而行,以“質”致遠。越來越多的稀土企業借力創新聯合體,推動產學研高效協同,創新效率更高,產品加速迭代升級。安泰北方科技有限公司引進鋼研總院李衛院士團隊朱明剛教授,重點開發超高性能磁體晶粒細化關鍵技術。2023年,完成超高磁能積大尺寸稀土永磁制備技術開發,實現N58、54H、52SH等超高磁能積磁性能目標,替代進口產品,并為公司新增工業電機用高性能稀土永磁產品示范量產線。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全面提升稀土創新研發能力,包頭市明確“一國重一院一校四中心”等創新平臺功能定位,支持內蒙古科技大學牽頭建設內蒙古高等研究院包頭分院,推動內蒙古科技大學稀土產業學院建設國家級現代產業學院。
“目前,內蒙古科技大學出臺并落實高層次人才引進‘科炬計劃’,以稀土新材料新技術等學科為重點,引進優秀博士50人,引進北京科技大學年輕國家級人才全職聘任內蒙古科技大學副校長,并作為稀土冶金學科帶頭人。同時,創新人才引育留用機制,通過加強‘稀土+應用’復合人才培養,打造特色學院集群,構建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包頭市人大代表,內蒙古科技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屈忠義說。
筆者了解到,目前,內蒙古科技大學正全力打造國家級稀土產業學院,與稀土頭部企業共建內蒙古高等研究院包頭分院、稀土工程技術學院等產業技術創新平臺。
近年來,包頭市不斷優化創新生態,法定設立“包頭人才周”“包頭科技創新日”,創新推出“事業編企業用”“人才政策包550”等優厚引才政策,2023年以來引進碩士以上稀土專業人才62名。
此外,為稀土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提供戰略科技力量支撐,包頭市全力推進鹿城實驗室實體化運行,暢通稀土產業創新精準選題“前一公里”和成果轉化“后一公里”,推動科技“突圍”14個項目加快實施,加快中試示范線建設,助力更多稀土產業創新成果實現產業化發展。
稀土元素主題雕塑。
截至2024年上半年,收集有意向轉化的稀土領域科技成果100項,在“蒙科聚”創新驅動平臺發布稀土應用成果80項,推動6項科技成果轉化,金額3103萬元。
在奮進前行中書寫稀土產業精彩答卷,這是對總書記深情厚望的響亮回答,迎面春風好借力,正是揚帆遠航時。
如今,奮進在新時代的包頭,正以求真務實的精神真抓實干,勇挑“千斤擔”、敢啃“硬骨頭”,充分用好國家、自治區出臺的各項政策,加大科技創新和項目建設力度,實施建設“兩個稀土基地”突破行動8個方面50項具體任務,力爭在2024年內稀土產業產值突破1000 億元,成為包頭市又一個千億級產業,實現稀土由“世界級儲量”向“世界級產業”邁進。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