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縮寫,意思是“人工智能”。如今,計算機模擬人類智能的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醫療、交通、金融、教育、娛樂等眾多行業,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諸多改變和便利。
在內蒙古,一個個“智慧”應用場景為人們帶來了與眾不同的“智慧體驗”,也讓城市有了“科技溫度”。
開展“私人訂制”??機器人隨時待命
2023年11月,包頭市九原區政府與北京深云智合科技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成立內蒙古深原科創研發有限公司,承擔DeepChem新分子智能設計與合成平臺在包頭的運營及科研成果轉化工作。
DeepChem新分子智能設計與合成平臺項目克服傳統材料研發流程長、人工試驗步驟多等諸多問題,聚焦包頭稀土、氟化工、光伏、煤化工行業的頭部企業,深挖企業痛點、技術難點,提高產品研發、產業發展和迭代升級速度。
今年5月13日,DeepChem新分子智能設計與合成平臺落地九原區硅碳產業園。目前,10套DeepChem新分子智能設計與合成平臺已建成投運。
目前,該系統已開發出超薄防火隔熱涂料、高性能防腐涂料、高性能保溫涂料、有機硅阻燃協效劑等新型環保材料,填補了多項國內、國際空白。此外,已經產業化的烴類防火、特種保溫、防腐材料作為工信部2023年煤化工新材料示范平臺項目,已取得國能煤化工等企業的采購訂單。
一時間,來自國內以及本土的新項目、新合作紛至沓來。截至目前,內蒙古深原科創研發有限公司已與大全新能源、永和氟化工、東方希望、北方稀土、中遠防務等15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
前不久,自治區科技廳發布化學、材料、制造、環境、信息等5個領域優化重組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名單,內蒙古深原科創研發有限公司申報的內蒙古自治區材料智能自動化研發重點實驗室獲批建設。
一條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經濟強的通道正在被貫通,一場推動新產業提質增效的變革悄然來臨,一種開創新質生產力的范式剛剛起步……
九原區硅碳產業園內化工、新材料企業眾多,有著巨大的研發、改造和升級需求,而這些問題如今不出園區,就可以快速實現新產品研發以及成果轉化。
在內蒙古自治區材料智能自動化研發重點實驗室,智能化燈光管理系統賦予大廳滿滿的科技感和未來感,整個走廊以白色為底,點綴淡淡銀色模塊,跟隨人的腳步,體感燈被逐個點亮。
內蒙古自治區材料智能自動化研發重點實驗室智能實驗艙。
兩側20個智能實驗艙依次排列,每個艙都是針對企業的實際需求開展“私人訂制”。隔窗看去,封閉的實驗室里擺滿了實驗所需的各種儀器和道具。外面,4臺機器人隨時待命,當收到配送指令,會在第一時間將所需材料配送到實驗室,進行投料、合成、過濾和分析,24小時不間斷運行。
“從取樣、送樣再到進樣,每個流程均可實現全自動化,數據信息實時上傳。每個實驗艙的實驗效率相當于百人博士團隊在做實驗?!睂嶒炇摇案伞睂嶒炗嬎闫脚_負責人李曉說,這里一個實驗艙每天可做1000多個標準化實驗。
記者了解到,實驗室由模擬計算的“干”實驗平臺和自動化實驗的“濕”實驗平臺組成,基于AI+自動化研發模式,按照具體應用、實驗方法、反應路徑規劃、自動化程度要求,輕松實現從樣品制備到結果數據分析的高通量全面自動化,大大提高實驗效率。
李曉解釋說,“干”實驗,不需要試劑參與實驗,而是通過量子化學計算,模擬反應流程,優化反應條件,最后,得到優化后的反應參數及路徑再反饋給“濕”實驗,進行下一步的實驗驗證。所有的實驗數據實時上傳至平臺,平臺根據大數據進行實時分析,并及時調整下發的實驗指令和參數,使實驗更快地達到預期。
在新產品展臺前,李曉手里拿著一片薄薄的隔熱鋁板,興致勃勃地給記者介紹其產品性能特點?!斑@是專門給園區一家煤化工企業訂制的特種防火涂料,在1000多攝氏度的高溫測試下,背板溫度僅200攝氏度左右,防火性能媲美國際頂尖水平。”
此前,公司科研人員在包頭煤化工現場進行測試,他們使用的防火材料還是傳統的水泥基型防火涂料,四五厘米厚,因為太重,導致其容易脫落。
經過研發,制造出僅需0.6毫米即可耐1000多攝氏度高溫連續燒2—3小時的烴類防火材料。目前,這一材料,已在包頭這家煤化工企業進行應用,并實現銷售。
“這一個看似不太大的鐵疙瘩,價值近200萬元,過去這家煤化工企業每季度要對其進行更換,可想成本有多高。”指著展臺上的一塊無防護燒嘴,李曉介紹,燒嘴是煤化工企業水泥漿氣化爐的一部分,水煤漿氣化爐長時間處在高溫環境下,每隔一段時間企業就要停工停產更換燒嘴,不僅影響企業生產計劃,也增加了生產成本。
為此,一款加入稀土鑭鈰的高溫耐磨防腐涂料應運而生。
這款新材料填補了國內高端耐高溫涂料的空白,為航空航天、化工、電力等行業金屬材質設備及關鍵零部件提供了長時高效的防護,大幅延長了設備的服役壽命。
不久之后,由這款高溫耐磨防腐涂料防護的水煤漿氣化爐燒嘴將在該煤化工企業投入使用,使氣化爐的使用壽命延長至少30%。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具決定性力量的因素。
“粗略統計,從材料研發、到工藝開發優化,再到工業量產,在技術端就涉及二級學科20余門。而每次突破性發展,至少需要集合AI、化學、自動化、材料4類專業人才,投身研發、工藝、工程、生產4個關鍵節點。”李曉介紹。
目前,實驗室核心團隊聚集了一批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廖萬青、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劉宇宙等國內外優秀創新人才和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北航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的高材生,覆蓋了新材料、化工、AI 等多個專業領域,有效保證了實驗室的高效運行。
“青城之光”加持???3分鐘評估43種疾病
AI不僅在工業領域如火如荼,在醫療領域也擦出火花。
“自從我們企業為員工用上人工智能健康風險評估系統后,不僅為員工提供健康風險級別的清晰畫像,還給出專業評估建議、就診建議以及風險趨勢分析,為員工提供更精準的健康服務。”天順新能源運營有限公司的徐紅義說。
科研團隊測試“人工智能健康風險評估系統”新功能。
徐紅義口中的人工智能健康風險評估系統,是“科技興蒙”行動重點專項“大數據技術在基于常規檢驗數據對疾病識別中的應用”項目的科研成果,用戶只需上傳血常規檢驗報告,短短3分鐘,一份涵蓋40余種疾病評估結果便生成了。
該系統由內蒙古衛數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項目科研人員宋杰介紹:“項目中人工智能檢測技術覆蓋了循環、消化、呼吸等十大人體系統的風險預測。我們通過海量的檢驗數據,運用機器學習和特征提取技術,建立多個健康風險評估大模型,在疾病發展早期階段迅速捕捉到疾病的微觀病理性變化?!?
目前,呼和浩特、鄂爾多斯、長春等多個城市已經陸續開始應用該人工智能健康風險評估系統。
走進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海拉爾東路辦事處東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正在結合人工智能健康風險評估系統,對患者進行診斷。
“居民的接受度越來越好?!鄙鐓^衛生中心主任劉瑞霞說:“人工智能健康風險評估系統,不僅幫助居民及早發現疾病隱患,有效防止小病拖延成大病、急性病演變成慢性病等不良后果,而且能夠幫助基層醫生提高診治效率和診斷準確率。”
日前,第十七屆全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經驗交流會在呼和浩特市召開。期間,與會代表分赴呼和浩特市的6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行現場交流學習。其中,海拉爾東路辦事處東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用人工智能健康風險評估系統提升診療服務的成效,獲得大家一致好評。
2020年,自治區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將衛數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引入內蒙古,開啟“大數據技術在基于常規檢驗數據對疾病識別中的應用”項目研究。
“人工智能有3大基礎:數據、技術、算力,其中,算力對我們的科研探索和成果轉化有著很大影響。”宋杰舉例說,在做模型訓練時,一個算法用公司自己的服務器,需要16個小時才能出來結果,而用“青城之光”的算力,僅需13分鐘就能出來結果。這為公司的科研提供了更多的試錯機會。
“基于機器學習的疾病識別方法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彼谓芨嬖V記者:“目前,人工智能健康風險評估系統涵蓋了43種疾病,接下來,我們的科研人員將繼續在人工智能對更多的疾病識別上進行探索?!?
未來,AI技術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內蒙古各行業、各領域迎來“智”造時代。
評論
擁抱AI 開啟創新發展新時代
當前,人工智能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正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學習方式。
以“智”提“質”,內蒙古自治區材料智能自動化研發重點實驗室利用人工智能,幫助區內外化工、新材料企業,實現改造和升級需求??梢钥吹剑珹I提供了一種工具,幫助科研人員提升了科研效率,有效促進了科研原始創新,助力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與此同時,幫助科研群體間、產業鏈上中下游進行高效、直接和全面的溝通和交流。
放眼內蒙古大地,到處是順應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潮流的場景,在赤峰市內蒙古第一臺智能除草機器人正式投用、在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無人快遞配送車集體發車、在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全自動荒漠化綜合治理機器人等13臺機械裝備同步配合開展治沙造林作業……
人工智能新技術開啟了新的技術范式,為內蒙古的創新追趕提供了機會窗口,但是成功追趕還需要根據新范式要求在各個方面做出合理調整,這對內蒙古的創新治理能力提出挑戰。要堅持合理發展、適度控制的風險意識,確保智能技術處于安全和可控的發展狀態。要加速重大創新的市場選擇,形成主導設計,推進人工智能應用走深走實,增強產業發展后勁,在人工智能這一科技新賽道上馳騁向前。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