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內蒙古大唐國際克什克騰煤制天然氣公司了解到,該公司獨立完成的“褐煤制天然氣項目能量高效利用關鍵技術與集成創新示范”自主知識產權項目順利通過自治區級專家組成果評價,整體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我們對系統冷源和熱源進行分析研究,探索出以‘柔性換熱中心’‘廠際熱集成方法’‘背景過程與余熱動力回收同步集成’為特點的集成優化技術,更大程度識別系統節能潛力,明確不合理的用能位置,進一步提出節能改造方案,將總能量利用率提高到55%?!贝筇茋H克什克騰煤制天然氣公司生產技術部能源及科研管理高級主管馬宏偉說。
大唐國際克什克騰煤制天然氣公司位于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該公司采用固定床碎煤加壓氣化技術,以褐煤為原料生產天然氣,一期裝置年產13.3億立方米天然氣。由于設計上沒有成熟的經驗,自2013年公司第一條生產線投運以來,系統運行一直存在能量不匹配、夏季低壓蒸汽富裕、能源轉化效率低等問題。
“低位熱能的回收技術是當前化工節能降碳領域研究的熱點,一直沒有針對大型煤制天然氣項目成熟的低位熱能回收解決方案。我們公司的總能量利用效率不到50%,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瘪R宏偉說。
2021年,大唐國際克什克騰煤制天然氣公司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投資3341.30萬元,啟動“褐煤制天然氣項目能量高效利用關鍵技術與集成創新示范”項目,通過系統的集成和工藝優化進一步提高能源轉化效率,持續推進節能減排降耗工作。
目前,包含柔性換熱中心和全廠能量系統精準梯級利用兩項技術的項目已建成投運,年節約生產運行成本3677.03萬元。“背景過程與余熱動力回收同步集成技術項目預計今年年底建成,屆時項目全部投運后預計年節約標煤量6.81萬噸,節省生產運行成本約8433.61萬元。”馬宏偉介紹。
6月26日,自治區級專家組從成果的創新性、先進性、成熟度及效益等多個方面對“褐煤制天然氣項目能量高效利用關鍵技術與集成創新示范”成果進行了綜合評價,認為該成果解決了大型煤化工生產中能源高效利用等關鍵技術問題,整體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褐煤制天然氣項目能量高效利用關鍵技術與集成創新示范”項目的應用,不僅為大唐國際克什克騰煤制天然氣公司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對進一步推進西部地區煤化工行業“雙碳”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