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自治區科技廳啟動科技領軍企業培育認定工作,每年從有效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中評選出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較強創新帶動能力的20家自治區科技領軍企業。烏海市4家企業先后入圍,榜上有名。
科技領軍企業有哪些特質?
科技力量,“力”從何來?
創新能力,“新”在何處?
近日,記者實地走訪自治區科技領軍企業烏海市包鋼萬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包鋼萬騰公司”),尋找答案。
科技點“睛”
提升產品創新“含金量”
稀土鋼中含稀土,更堅、更韌、更強;Q355D型鋼產品“抗凍”耐低溫,在零下20℃的高寒地區表現出色;H型鋼抗彎能力強,是廣泛應用于工業、建筑、橋梁、石油鉆井平臺等領域的“六邊形戰士”;特種鋼、優質鋼、精品鋼、合金鋼、高強鋼筋……包鋼萬騰公司出品的鋼鐵產品個個“抗打”,實力出眾,凝結著科技創新的智慧結晶。
以近年來廣受市場青睞的H型鋼為例,其憑借出色的承載能力和剛度、節約材料、易于加工、環保等特點,迅速躋身鋼結構中非常重要的材料之一。
H型鋼優點很多,但加工難度很大,制造過程中需要很高的技術水平。2021年開始,包鋼萬騰公司以生產H型鋼為產業轉型突破口,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力度,組織技術團隊自主研發型鋼產品和型鋼生產線。
從確立項目到完成第一次生產線改進方案,從加大投入工藝到實施完成產線改造,從產品試軋、改善到工藝參數確定、員工技術培訓,技術團隊攻堅克難,于2021年12月建成烏海市首條型鋼生產線,讓型鋼產品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并迅速成為企業的主打鋼鐵產品。
新產品問世只是科技創新的第一步。此后兩年多來,科研技術團隊乘風而上,堅持不懈繼續開展技術攻關,最大限度降低邊裂發生率和質量缺陷量,把H型鋼的質量合格率提升到了99.8%,達到全國鋼鐵行業先進水平。
聚焦新產品研發、提升產品質量,產學研融合發展是關鍵一環。包鋼萬騰公司和北京科技大學聯合開展“高附加值品種鋼開發項目”,以高附加值為導向突圍鋼鐵高端市場,成功開發出耐低溫、高附加值的Q355D型鋼產品;和內蒙古科技大學合作,完成稀土型鋼開發,在提升產品質量的同時,為我國稀土應用推廣作出貢獻;和安徽工業大學聯合研究“連鑄坯的定尺定重系統優化方案”,有效提高軋鋼的成材率……產品創新“含金量”就是市場競爭力,如今,包鋼萬騰公司能夠根據客戶需求和不同應用場景研發新產品,實現定制定產,全面提升產品質量,在競爭日益激烈的鋼鐵市場站穩腳跟。
“智”煉成鋼
一塊“智慧”鋼這樣煉成
作為烏海市最大的鋼鐵企業,包鋼萬騰公司積極開展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改造,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自動開澆、自動出坯、高效連鑄……智慧連鑄集控系統集中操作與管理連鑄生產,實現“連鑄生產組織模式”變革;定尺割縫控制最窄、切割斷面光滑無毛刺掛渣、在線同步激光刻標……智能激光切割精整工藝控制系統替代傳統鋸切,打造數字化生產線;智能環保管控平臺系統打通污染監控監測、遠程決策、治理反饋的全過程數據互聯互通,在保證排放達標的前提下,科學控制環保成本;光譜相機動態監控煉鋼,建立爐口火焰、鋼水輻射光譜大數據,人工智能算法技術準確監測轉爐煉鋼過程中的關鍵參數……智慧煉鋼重新定義煉鋼過程,將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應用于鋼鐵行業,實現煉鋼流程的全面優化。智慧煉鋼新模式加速釋放科技創新活力,讓煉鋼更從容。
降低煉鋼成本34.59元/噸;優化人員50%;型鋼短尺率由1.80%降至0.19%;環保成本控制在80元/噸鋼以下……持續挖掘關鍵指標提升潛力,各項技術經濟指標達到行業先進水平,最大限度降本增效是包鋼萬騰公司持續在科技創新道路上篤定前行的動力源。
智慧煉鋼時代,雖然少了揮汗如雨,但更考驗企業的創新能力。2019年至今,包鋼萬騰公司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重點突破、效益為先”的原則,全方位推動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煉鐵全流程的深度融合應用,打造“工業互聯網+智慧鋼鐵”數字化轉型發展新模式。
截至今年上半年,包鋼萬騰公司已打通“基礎自動化—MES(制造執行系統)—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精益管理平臺”數據流,其中MES及EMS系統、原燃料全流程自動控制集成系統、精礦庫天車無人值守系統、智能環保管控平臺系統均在全國鋼鐵行業內處于領先水平。
5年來,包鋼萬騰公司累計投入研發經費15.5億元,擁有有效專利130件,其中發明專利3件;核心期刊累計發表論文180篇,軟著授權4件;科技成果6項,其中3項為國內領先水平,3項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這就是一塊鋼鐵產品包含的科技“含金量”。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