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科技鑄就“如意鐵”
              發布日期:2024/8/20 10:12:56
              查看次數:
              【字體:

              2022年,自治區科技廳啟動科技領軍企業培育認定工作,每年從有效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中評選出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較強創新帶動能力的20家自治區科技領軍企業。烏海市4家企業先后入圍,榜上有名。

              科技領軍企業有哪些特質?

              科技力量,“力”從何來?

              創新能力,“新”在何處?

              8月16日,記者實地走訪自治區科技領軍企業內蒙古賽思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思普公司”),尋找答案。

              “如意鐵”在這里誕生

              走進賽思普公司,花園式廠區綠意蔥蘢,環境清新,精巧別致,占地面積遠低于傳統鋼鐵企業。

              展示柜內,一塊“如意牌”高純生鐵和以其為原料制造的復興號高速列車轉向架軸箱、99A坦克發動機后托架、海上風電用輪轂、軍用重型卡車支架底座等高端裝備共同陳列。

              從外觀上看,這塊黑黢黢的生鐵其貌不揚,實際上卻“身份顯赫”。在烏海市第三屆創業創新大賽中,賽思普公司憑借這塊“如意牌”高純生鐵的冶煉技術——氫基熔融還原法低碳冶煉技術榮獲一等獎。

              “如意牌”高純生鐵是如何誕生的?和普通鋼鐵產品相比又有哪些過人之處?產品展廳內,圍繞“如意牌”高純生鐵成功申請的有效專利就有70余件,見證著高純鑄造生鐵的研發過程和企業持續科技攻關的歷程。

              2019年,賽思普公司自主研發的氫基熔融還原低碳冶煉科技成果在我市實現落地轉化,建成了首條年產30萬噸氫基熔融還原法冶煉高純鑄造生鐵生產線,實現高純生鐵連續穩定月產5.3萬噸,產品完全符合C1、C2行業標準,部分產品達到超高純鑄造生鐵標準。

              賽思普公司積極開展校企合作,與北京科技大學、內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開展聯合技術攻關,在原有氫基熔融還原CISP新工藝基礎上,成功研發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技術,關鍵設備及零部件完全實現國產化。同時,賽思普公司還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簽訂研發合同,課題“以賽思普高純生鐵為基的輕量化長壽命風電鑄件的研發”已在自治區科技廳成功立項。

              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強力加持下,“如意牌”高純生鐵相較于高爐生產的鑄造生鐵具有低磷、低硫、低微量元素等特點,具有較高的市場競爭力,成為風電、核電、高鐵、汽車、軍工特鋼等高端制造領域不可多得的優質原料,深受高端裝備制造業龍頭企業的青睞,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它是節能降碳“先鋒”

              在“雙碳”背景下,鋼鐵行業如何推動節能降碳成為業內關注的熱點。賽思普公司以節能降碳、綠色轉型為抓手,積極推進減污降碳和能效提升,加快產品結構、用能結構、原料結構優化調整和工藝流程再造,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傳統的“炭冶金”需要先將鐵礦石燒結處理,再伴與焦炭加入高爐,不僅工藝繁瑣,還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而賽思普公司自主研發的“氫冶金”工藝采用氫氣作為燃料和還原劑,不但能讓煉鐵過程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更能從根源上根治碳排放問題,為鋼鐵行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開辟新路徑。由于有了氫氣的加入,取消了燒結、焦化這兩道高污染工序,讓綠色低碳冶煉高純生鐵成為現實。

              除此之外,賽思普工藝可以大量使用國內儲量豐富的低品位礦、高磷礦作為原料生產“如意鐵”,改變了長期以來國內對進口礦石高度依賴的局面。同時,含鐵廢料、含氫的秸稈、廢棄輪胎、生活垃圾等也能作為原料煉鐵,變廢為寶的同時減輕地區環境污染負擔。

              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38%,氮氧化合物排放減少48%,顆粒物排放減少89%……內蒙古賽思普科技有限公司運用“氫冶金”技術生產高純鑄造生鐵,也使其產品成為鋼鐵行業降碳減排“先鋒”。

              今年4月,由賽思普公司牽頭實施的自治區“雙碳”科技創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掛帥”項目——“氫基熔融還原技術研發與工業示范”取得階段性進展。賽思普公司將冶煉過程中產生的大量高溫可燃氣體經過換熱和燃燒二次利用,滿足自行發電生產需求的同時,還可向外網輸送每小時高達4萬度的電力。

              2021年至今,賽思普公司累計投入研發經費1.17億元,平均每年研發經費投入不低于年銷售收入的5%。賽思普公司自主建立的氫基熔融還原低碳冶煉研究開發中心被認定為2021年度自治區企業研究開發中心,于2022年通過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賽思普公司現有科研人員40人,本科學歷員工占公司總人數的30%。賽思普研發團隊被烏海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評為“‘烏海英才’工程—產業創業人才團隊”。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