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旗縣(市區)科技管理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蒙科聚”創新驅動平臺建設行動方案》《“蒙科聚”創新驅動平臺(通遼)建設方案》精神,扎實推進“蒙科聚”通遼分中心建設,根據《通遼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試行)》,現組織“蒙科聚”通遼分中心創新創業服務站(以下簡稱“服務站”)項目征集工作,具體事宜如下。
一、申請條件
(一)地方政府高度重視,把“服務站”有關工作列入重要規劃和計劃。
(二)申報單位須具備運營管理和專業服務能力,可以是法人單位或其他社會組織,須按照機構性質設立專職部門按照公益化或市場化模式進行運營和管理;聯合申報的須附合作協議,合作協議應明確各單位任務分工、經費分配、知識產權歸屬等,項目負責人、課題負責人須在相關協議上簽字確認。
(三)主要負責人和服務團隊要具備一定行業背景、豐富的科技服務經歷和相關行業資源,人員的知識結構、綜合素質、業務技能和服務能力能夠滿足“服務站”業務開展需求。專業化人才不少于5人,科技研發、資本運作、項目孵化、成果轉化、知識產權保護每個功能板塊至少有1名專業人員負責,具備從業資質的技術經紀(經理)人1名以上。
關于項目負責人的其他要求:
1.年齡要求。項目負責人年齡不超過60周歲(1964年9月1日以后出生)。如聘用非本單位在職人員作為項目負責人的,須提供聘用的有效證明材料作為申報材料一并提交。
2.限項要求。項目負責人已承擔通遼市科技計劃項目在研2項及以上的,不得申報;同一人作為項目負責人,只能申報1個項目。
3.申報限制。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含參公事業單位)不能作為項目(課題)負責人;有嚴重失信記錄的個人不得申報。
(四)具備完善的基本服務設施,應有專用場所用于設置服務窗口,舉辦科技成果推介、路演等活動;有條件的單位可設置“‘蒙科聚’科創會客廳”、成果路演廳等場地,暢通各級、各部門、各行業的會話渠道,促進“政、產、學、研、金、服、用”有效對接。
(五)具有明確的建設目標,符合“服務站”建設總體布局和基本定位,在創新資源集聚、人才隊伍建設、專業化服務提供、政策措施落實、建設全過程宣傳等方面有明確目標。
(六)企業牽頭申報的,應具有完成項目所需的資金配套能力。申報時須提供近2年(2022年、2023年)報送稅務局的企業年度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或業務活動表、現金流量表),并簽署企業資金匹配承諾書,企業成立不足2年的,須提供成立以來的財務報表。
(七)申報方科研誠信記錄良好,未被列入聯合懲戒名單或“黑名單”,近三年內無不良信用記錄或重大違法行為,不得在“信用中國”網站或各級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中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二、重點任務
建設“服務站”重在完善和提升地區科技創新服務功能,要通過便利化、全方位、高質量的有效服務,讓更多技術需求和科技成果精準對接,為創新主體匹配所需的創新資源。
(一)匯交創新資源數據。組織轄區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業單位注冊“蒙科聚”賬號,并提交技術需求、成果轉化、科技金融等創新資源信息和數據,并做好匯總管理工作,每個月將有關情況報“蒙科聚”通遼分中心。
(二)集聚創新者。要以專業化服務吸引和集聚創新群體,針對不同類型創新主體特點,提供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服務,激發創新主體活力。
(三)提供創新服務。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務機構等的全面對接,為創新主體提供科技研發、資本運作、項目孵化、成果轉化、知識產權保護等社會化、專業化服務,提高技術支撐服務能力。每年協助創新主體登記科技成果不少于20項,技術合同認定登記金額不少于5000萬元。
(四)建立“三支隊伍”。協同轄區科技管理部門建設本地區技術經紀人才、“科學家+工程師”和“新雙創”三支隊伍。
(五)舉辦創新活動。積極開展科技成果推介、路演等活動,為創新主體提供展示對接平臺,并做好后續跟蹤工作,逐步提升活動質量。
(六)集成落實創新政策。深入研究和掌握各級政府部門出臺的創新扶持政策,向創新主體宣傳并協助相關政府部門落實商事制度改革、知識產權保護、財政資金支持、普惠性稅收政策、人才引進與扶持、政府采購等政策措施。
(七)建立反饋機制。在“蒙科聚”創新驅動平臺建設與運行中,建立扎實有效的用戶反饋機制,并定期向“蒙科聚”通遼分中心反饋。
(八)加強宣傳報道。利用多種途徑宣傳“蒙科聚”,定期舉行發布會,積極參加各部門、各行業舉辦的活動,打響“蒙科聚”知名度。
三、建設流程
申請“服務站”流程分為:申請、論證、批復建設三個環節。
(一)申請。符合上述申請條件、有意愿提供科技創新服務的建設主體結合自身基礎和發展定位,撰寫《“蒙科聚”通遼分中心創新創業服務站建設方案》,通過所在旗縣市區科技管理部門推薦。
(二)論證。“蒙科聚”通遼分中心會同相關單位組建由技術專家、管理專家、科技政策專家等組成的專家組,對“服務站”建設方案進行咨詢論證,必要時進行現場考察。依托單位根據咨詢論證意見完善建設方案。首批擇優支持1-2家“服務站”試點建設。
(三)批復建設。對于通過咨詢論證、各方面條件成熟的,面相社會進行5個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期滿無異議的,由通遼市科技局”發文批復,“服務站”統一命名為“‘蒙科聚’通遼分中心XXX創新創業服務站”。首次建設的,以市本級科技計劃項目形式,給予50萬元建設經費支持,同時,依托單位為企業的須具有資金配套能力;依托單位為事業單位的由地方政府配套財政資金。配套資金與市級財政資金不低于1:1。
四、運行與管理
(一)依托單位是“服務站”的建設主體和責任主體。鼓勵依托單位根據通遼市和地方科技創新工作實際,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特點的高效組織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資源整合、協同創新、開放服務和利益分配機制。各旗縣市區政府應結合地區發展特點,積極推進“服務站”建設,助力創新資源集聚,并給予有利于其發展的相關政策支持。
(二)建立年度報告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服務站”應定期總結工作情況,編寫年度總結報告,于每年初提交至“蒙科聚”通遼分中心?!胺照尽币劳袉挝话l生與申請條件有關的重大變化(如分立、合并、重組以及經營業務發生變化等),應在三個月內提交變更信息。經審核仍符合申請條件的,其“服務站”資格不變;不再符合申請條件的,自條件變化年度起取消“服務站”資格。
(三)建立互饋機制。各“服務站”應及時向“蒙科聚”通遼分中心反饋“服務站”建設過程中的建議與問題,“蒙科聚”通遼分中心應及時向各“服務站”宣傳“蒙科聚”建設機制與需求。
五、監督與考核
(一)“服務站”實行優勝劣汰、動態調整的運行考核機制。“蒙科聚”通遼分中心組織或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批復建設的“服務站”實施年度考核,評價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二)“服務站”及依托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服務站”資格:
1.在申請過程中存在嚴重弄虛作假行為的;2.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或嚴重違法行為的;3.連續兩年考核不合格的。
六、申報流程
項目申報截至2024年9月14日下午17:30分,項目申報系統于本通知發布之日起開通,請申報單位務必于指定時間前將申報材料上傳至系統,申報截止后系統將自動關閉。
(一)網上申報
本次“蒙科聚”通遼分中心創新創業服務站建設項目采取網上申報和紙質申報材料報送并行,請申報單位根據以下 ?要求申報:
1.單位注冊
申報單位登錄通遼市科學技術局官網首頁的“通遼市科技項目綜合管理信息平臺欄目”(http://124.67.86.80:8020/tlkj/home),按照說明填寫注冊信息并提交,待審核通過后方可繼續申報項目。請申報單位提前注冊帳號,系統支持實時申請信息修改及保存。
2.單位管理帳號生成
申報單位注冊信息提交后由系統管理員審核通過。
3.在線提交申報材料
申報單位登錄系統,按照申報類型(平臺建設)、所屬領域(成果管理與轉化)網上填寫申報書,上傳相關附件及簽章材料(大小不超過2M),在線提交至歸口管理部門,歸口管理部門使用管理賬號對項目進行初審。
項目申報單位法人、項目負責人應對所申報項目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
(二)歸口管理部門審核推薦
歸口管理部門應及時登錄管理賬號,對項目材料的完整性、相符性進行初審,并將符合條件的項目通過“信息系統”推薦至通遼市科技局。
審核推薦截止時間為2024年9月14日17:30時。申報單位屬市直部門、單位管理的,由其主管部門作為歸口管理部門負責推薦;申報單位屬地方管理的,由相關旗縣市區科技管理部門推薦。
(三)報送紙質材料
1. “蒙科聚”通遼分中心創新創業服務站建設項目申報書及相關附件一式5份、推薦函及匯總表一式2份,于2024年9月18日前報市科技局戰略規劃科(市行政中心1號樓923室)。
2.有關證明材料的復印件同時報送。
逾期申報、推薦的不予受理。
七、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組織申報:戰略規劃科 許凱8835398
業務咨詢:成果轉化中心 郝大偉 8835375
成果轉化科 楊東來 8835388
技術支持:科技經濟信息研究所 包雪晶8835371
附件:
1.“蒙科聚”通遼分中心XXX創新創業服務站建設方案編寫提綱;
2. “蒙科聚”通遼分中心XXX創新創業服務站建設項目申報書;
3.“蒙科聚”創新驅動平臺創新創業服務站考核指標體系
通遼市科學技術局
2024年9月2日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