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內蒙古農業大學牽頭,聯合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等共同實施的“雅布賴山風沙口綜合治理和沙漠邊緣防風固沙林草帶建設技術示范”揭榜掛帥項目,瞄準河西走廊沙漠邊緣防沙治沙核心區治理難點靶點開展重點科研攻關,取得階段性成效。
雅布賴山風沙口是巴丹吉林與騰格里兩大沙漠的最大合攏之處,區域內沙源面積大、分布廣,風沙口多,沙塵路徑復雜,沙漠邊緣阻沙帶造林成活率低,植被面積持續減少,該區域是我國最嚴重的風沙災害區之一,是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的主戰場和筑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關鍵區。
自治區科技廳聚焦河西走廊沙漠邊緣防沙治沙區,以“揭榜掛帥”方式匯集國內防沙治沙領域的優勢科研力量,開展雅布賴山風沙口綜合治理和沙漠邊緣防風固沙林草帶建設技術集成創新與應用示范,為自治區荒漠化綜合防治與綠色發展提供成熟技術和系統方案。
項目區沙障鋪設
項目負責人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蒙仲舉介紹,項目基于“源頭固沙、沿線阻沙、下游治沙”一體化治理的理念,先期在雅布賴山風沙口區域開展了大量的風沙地貌分布格局、風沙活動規律調研,初步掌握了區域風沙災害活動規律;合理劃定了風沙口前沿高大沙丘工程固沙區、輸沙通道復合技術阻沙區、風沙口下游低緩沙地自然修復區等片區范圍,并根據不同片區災害特點、水土資源稟賦、植被分布現狀等條件,分區、分類、分布設計了相應治理措施;系統梳理了多年來在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庫布齊幾大沙漠開展的荒漠化防治技術成果,結合雅布賴地區氣候條件和風沙災害特征,初步提取出“風力拉沙+工程固沙+植物改沙”的強風沙口系統治理技術方案;初步篩選出10種適宜雅布賴地區自然環境特點的耐鹽耐旱高抗性植物種。后續將重點圍繞“基礎理論研究-技術研發-集成示范”的總體思想,開展風沙口治理和沙漠邊緣防風固沙林草帶建設技術研發與示范。
鄉土樹種苗木基地
預計項目全部完成后,將研發雅布賴山風沙口低成本、輕量化、多模式治理技術,加強風沙口輸沙通道“固阻輸導”復合技術等多種技術,選育適應性強、成活率高的防風固沙物種;構建沙漠邊緣多元一體化防風固沙林草帶模式,并通過技術集成建立風沙口綜合治理和沙漠邊緣防風固沙林草帶建設技術示范區3000畝。項目成果將直接服務于“三北”工程生態綜合治理建設,為打贏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