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科聚”創新驅動平臺持續優化市場功能,推進產業需求和智力資源精準對接,讓科技成果走向市場實現了關鍵一躍。通過“蒙科聚”,內蒙古工業大學劉占英團隊的玉米皮菌體蛋白生物發酵飼料成果成功轉化落地。
10月25日,內蒙古工業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劉占英正在指導團隊開展玉米皮菌體蛋白發酵飼料的測樣。2015年,劉占英帶領團隊開始了玉米皮菌體蛋白生物發酵飼料的研究。經過多年研究,這一成果順利完成了中試放大和工業化生產,但想要在市場中轉化落地卻并不容易。
內蒙古工業大學化工學院教授 內蒙古生物發酵專業化研發與中試平臺負責人 劉占英?(以前)科研人員做出來科研成果,經過中試、工業化試生產以后,還要自己去找買家,(科研成果)轉化起來就比較難。
為解決這一問題,“蒙科聚”創新驅動平臺借助區內外企業、高校、院所等科創資源集成優勢,把人才鏈、資金鏈、創新鏈、產業鏈、信息鏈聚合起來,以科技成果轉化作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突破口,建立常態化路演機制,積極探索“以演代評”模式,不斷深化產學研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實現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轉化、達產達效。劉占英所在的內蒙古工業大學通過與“蒙科聚”搭建溝通機制與對接發布機制成功轉化落地,進入投產應用階段。
內蒙古工業大學化工學院教授 內蒙古生物發酵專業化研發與中試平臺負責人 劉占英?科研成果一定是市場導向的,為社會服務的。我們已經實現了轉化應用,具體應用到奶牛上,奶產量每天能提高1.5公斤,乳脂、乳蛋白和總固形物分別提高13%、5.3%和5.7%。
目前,內蒙古工業大學已有100多項科技成果在“蒙科聚”創新驅動平臺進行展示、推介、詢價。今年,通過“蒙科聚”,內蒙古工業大學完成了歷史上全區高校首個千萬元級成果轉化。
內蒙古工業大學產業技術轉移與成果轉化中心主任 佐同林?實現轉化之后,我們把轉化的凈收益的90%都獎給成果完成的團隊,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有技術經紀人發揮了作用,我們到賬之后會給技術經紀人或者說技術經紀機構提取10%的中介費。接下來,把我們工業大學在研的、包括已經取得一定成績的成果,陸陸續續地都推到 “ 蒙科聚 ” 平臺上實現轉化。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