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呼和浩特:科技成果轉化駛入“快車道”
              發布日期:2024/12/4 9:10:32
              查看次數:
              【字體:

              “今年1至9月,呼和浩特市科技服務業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實現增加值高達184.65億元,同比增長率達到27%。”10月25日,在呼和浩特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科技服務業成績亮眼,占據呼和浩特市前三季度GDP總值的6.40%,為GDP的增長貢獻1.3個百分點,并且在第三產業中占據10%的重要份額。

              走進內蒙古工業大學煤基固廢高值化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內蒙古工業大學張永鋒教授和他的團隊正在忙碌。2月份,內蒙古工業大學與內蒙古久泰新材料有限公司通過“蒙科聚”平臺簽訂1000萬元的成果轉化與合作開發合同,將團隊研究成果“煤基固廢低碳利用與高值材料制備技術”在久泰集團轉化,這是內蒙古工業大學歷史上首個千萬元級轉化成果。

              “簽下這筆1000萬元的合同,我們的科研成果終于順利走向市場!”張永鋒欣喜地說。

              呼和浩特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孔燕介紹,“蒙科聚”平臺在促進成果轉化、供需對接,匯集科技要素先聚合再聚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激發各方參與積極性,“蒙科聚”平臺推出了積分獎勵機制,目前已成功吸引 1.2 萬名用戶。

              今年以來,呼和浩特新增技術轉移服務機構15家,總數達到37家,占全區的47%,位居全區首位。開展6期技術經理人培訓,培養400名技術經理人,技術經理人總數超過1400名,占全區的 50%。同時,舉辦76場成果對接會,1-9月份,吸收轉化成果1411項,技術合同成交額高達18.05億元,同比增長104.9%,占全區的40.3%。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正加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科技成果轉化已然駛入“快車道”。

              呼和浩特緊抓自治區科技“突圍”工程的機遇,將此作為打造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的關鍵舉措,以“專家團隊+領軍企業+產業園區”的合作模式,秉持“起跑即領先”的高標準,從國家、自治區、市級三個層面全面發力。呼和浩特市已成功實施“抗逆抗病高產牛新品種設計與培育”國家科技項目,并將空天計量基準大科學裝置、乳業、乳酸菌三個重要點位納入自治區科技“突圍”工程。同時,在腦機接口、工業軟件、儲能等前沿領域,啟動15個市級科技“突圍”項目,為科技創新注入強勁動力。

              在科技“突圍”的征程中,高端創新平臺的支撐作用不可或缺。呼和浩特市“一區七中心”建設取得標志性成果。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建立完善的市場化運行機制,已鏈接上下游企業123家,取得10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創新成果,并全部實現產業化。國家草業技術創新中心也進入攻堅階段,成功獲批全國草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國家生豬技術中心內蒙古分中心在非洲豬瘟疫苗研發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已進入評審階段。此外,工業軟件、益生菌、交能融合技術中心和新華三實驗室也打造一批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先進技術應用場景,為產業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呼和浩特還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全面培育新質生產力?!崩羁籽嘟榻B,在綠色農畜產業方面,乳鐵蛋白分離制備、乳酸菌低溫噴霧干燥工藝等多項關鍵技術已成功實現產業化落地,為產業升級注入新的活力。在高端制造業方面,呼和浩特正在建設世界最大(直徑百米)的光柵精度校準科研基礎設施和高性能光柵產業化基地,有望攻克光柵制造的“卡脖子”難題。在生物醫藥領域,呼和浩特成功研制并投產國內首款牛大腸桿菌滅活疫苗,并建成全國首條核酸疫苗生產線。此外,“乳酸菌產業化”“農田地力培育”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豬用滅活疫苗”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這些充分展現了呼和浩特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實力與成果。

              今年,呼和浩特市與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共建呼和浩特研究中心,聚焦前沿技術,通過專項基金、對接活動促進成果轉化。目前,呼和浩特市已與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合作建立乳業創新實驗室,與內蒙古工業大學共建“先進技術實驗室”。同時,通過舉辦產業創新大會等,吸引眾多院士合作交流,合作高校院所達131家,建立呼和浩特至北京市海淀區兩小時創新圈,推動“朋友圈”不斷升級。

              呼和浩特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重大科技項目100%由企業牽頭實施。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梯次培育機制,現有高新技術企業53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801家,數量均居全區首位。

              下一步,呼和浩特將著力打造科技強市,以“首善之地”標準實施科技“突圍”工程,構建全面創新的體制機制,努力打造祖國北疆全面深化改革的試驗田、創新網絡的重要樞紐和新質生產力的引領區。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