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是一個不斷試錯、反復探索的過程。讓科研人員放下包袱、大膽創新,自治區制定《科技創新工作容錯免責清單(試行)》,對科技創新13種情形容錯免責,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
近日,內蒙古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付蕊帶領的團隊正在攻克由稀土轉化的亞納米新材料,這種新型材料密度只有水的50分之一。
內蒙古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 付蕊?將我們包頭特有的稀土資源制成亞納米尺度的材料,再把它制成相關的氣凝膠,可以用到我們的民用或者是一些航空航天器件的保溫隔熱。
項目目前正在快速推進,但2020年立項開始,因為沒有任何經驗可循,幾年時間里,團隊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影響研究進度。為了讓像他們一樣長期在創新“無人區”探索前行的科研團隊輕裝上陣,今年,自治區制定印發了《科技創新工作容錯免責清單(試行)》, 聚焦科研項目管理、科技成果轉化等科技創新工作關鍵環節,針對科研單位及管理人員、科研人員容錯免責,提出了13條具體措施。
內蒙古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 付蕊?容錯免責機制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我們可以更專注于我們自己的事情,把手里的工作做得更好,靈活度更高。
自治區科技廳政策法規處副處長 張曉穎??厘清探索新路線、新工藝、新技術、新方法、新模式的項目中的容錯免責問題,讓科研人員放下“試錯成本”包袱,大膽去創新、勇于創新。
《清單》同時明確了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的容錯免責,包括因外部投資或市場環境變化等因素,致使相關科技成果發生較大的價值變化,導致出讓單位利益受損;因經營不善或者是創業失敗,導致出讓單位國有資產減損、無法收回收益,或者是出現負債等情況予以容錯免責。清單覆蓋自治區內高校、科研院所及有科技創新活動的企事業單位等所有創新活動主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保護科技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和合法權益。
自治區科技廳政策法規處副處長 張曉穎?著力破解制約科技成果轉化的制度障礙,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提升我區科技成果轉化整體的效能, 為科技創新領域減負松綁。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