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一年來,烏海市牢記囑托、積極擔當作為,扎實推進“科技興蒙”行動,實施科技“突圍”工程,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進一步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有力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如今,一位位優秀人才扎根烏海,一個個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科技創新的強大力量正在烏海大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科技“突圍”
塑造產業發展新優勢
烏海市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兩大方向,加快推進科技“突圍”工程,著力打造全球最大BDO一體化生產基地、烏海及周邊地區綠色能源消納基地,加快推進BDO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實體化運營,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為確??萍肌巴粐惫こ痰捻樌七M,烏海市從政策保障和服務水平兩方面入手,成立了科技“突圍”工程專項組,印發實施《烏海市人才賦能科技“突圍”工程若干措施及其實施細則(試行)》,為全市科技相關企業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切實發揮創新平臺優勢,以“突圍”意識謀劃科技創新,確定了BDO產業5條技術路線、4個研究中心、3個服務平臺。聚焦企業技術堵點、難點需求,組織實施“BDO領域關鍵催化劑生產技術開發以及催化劑產業化應用研究”等兩項“揭榜掛帥”科技重大專項;就BDO改性材料—塑料彈性體材料技術與創新中心科研項目(主要圍繞BDO改性代替橡膠)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大連理工大學教授蹇錫高對接合作。
當前,烏海市已引進建設華恒、君正、三維、東景、廣錦等5個BDO一體化項目及8個下游配套深加工項目,建成在建BDO產能達160萬噸,初步形成BDO—氨綸、BDO—鋰電池溶劑、BDO—可降解塑料/工程塑料、BDO—醫藥中間體等全產業鏈條,全球最大BDO一體化生產基地初見規模。預計到2027年,烏海市BDO產能將占全國BDO總產能的30%以上,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如今,烏海市的BDO及可降解材料產業已逐漸成熟,“全球最大BDO一體化生產基地”呼之欲出。
大力培育
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科技創新,離不開好政策支持。烏海市全面落實政府研發投入剛性增長機制,2024年安排“科技興蒙”資金9589萬元,同比增長24%,累計爭取資金2220.9萬元;研發投入強度(R&D占GDP比重)為1.12%,位居自治區第三。
隨著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烏海市科技部門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集群,取得了較好成效。今年以來,烏海市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雙倍增、雙提升”和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研發機構、研發成果“三清零”行動。目前,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5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96家;有研發活動的規上工業企業數量81家,覆蓋率37.85%,有研發經費投入的規上工業企業數量65家,覆蓋率30.37%,設立研發機構的規上工業企業數量64家,覆蓋率29.91%。
高新技術企業作為自主創新的先行者、高質量發展的領頭羊、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生力軍,已成為科技型企業的目標追求。內蒙古賽思普科技有限公司“如意鐵”、清陶(烏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固態鋰電池、內蒙古東景生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電子級γ-丁內酯(GBL)、內蒙古恒業成有機硅有限公司高含氫硅油、內蒙古永太化學有限公司鋰電池電解質六氟磷酸鋰……如今,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遍地開花”。
良好環境
激發創新澎湃動能
烏海市全力推進政策落地工程,制定印發《烏海市科技局2024年科技惠企政策清單》,全面梳理了國家、自治區和烏海市6個方面36條支持企業科技創新的政策舉措,形成了全方面、多角度支持企業科技創新的政策體系。建立財政科技資金投入、風險防范機制,制定標準合同范本,印發《烏海市本級科技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等。
烏海市科技局與中國人民銀行烏海市分行聯合印發《關于印發〈烏海市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工作機制〉的通知》,累計向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放貸款148.88億元。加大政策宣講力度,以“科技活動周”“科技下鄉”等重要節點為契機,通過集中宣講、入企培訓等形式,組織豐富多樣的活動,不斷擴大企業對政策的知曉率和掌握度。
聚八方英才而用之,正是這些年烏海市的發力方向。烏海市成立了產業技術研究服務中心,增強助企服務水平,大力集聚新能源、新材料領域創新人才,支持企業聚焦關鍵領域開展技術創新。突出重點“育”才,烏海市全面實施“技能烏海”以及農牧科技領域等人才培養計劃。深入推進“三服務一促進”和“千名專家人才服務基層”行動,吸引了大量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來到烏海,為產業轉型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
凝心聚力
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日前,記者在烏海能源公司老石旦煤礦生產指揮中心看到,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井下作業環境、采煤機運行狀態、液壓支架參數、故障預警信息等相關數據和遠程監控視頻。井上工作人員隨時可以通過電腦上的控制系統對生產過程進行干預,井下數據上傳和井上控制指令下發響應的時間只有0.1秒左右,如此快捷高效的數據交互,得益于煤礦5G智能控制終端上線運行。本次投用的煤礦5G智能控制終端是技術團隊攻堅克難的最新技術成果,改寫了煤炭發展歷史,為行業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方案。
烏海市深化產學研合作,努力營造科技創新氛圍。8月16日,“支撐碳中和目標的新能源材料循環利用”學術交流會在烏海市舉辦,與會專家學者以“風電、光伏材料領域循環利用的調研與研究,鋰離子電池領域材料循環利用的調研與研究”為主題交流研討,為烏海市的發展建言獻策。烏海市推動BDO領域重點企業與清華大學、東華大學等20余所高校院所聯合開展跨區域、跨領域技術攻關。
科技成果轉化是實現從科學到技術、從技術到經濟的關鍵環節。一年來,烏海市充分發揮“蒙科聚”烏海分中心平臺功能,不斷完善技術轉移體系,使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再上新臺階。截至目前,分中心已集聚科創型企業、科技服務機構、科技特派員、技術經紀人等各類創新主體共計230余個,鼓勵206家企業使用平臺資源,利用平臺向全自治區推廣烏海企業科技成果37項,創新要素的“聚合”已初步完成,“聚變”效應開始顯現。
一項又一項驕人成果、一個又一個接連攀高的數字背后,彰顯著烏海市委、市政府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堅定決心,浸潤著烏海市廣大科技戰線工作者付出的心血汗水。邁入新征程,烏海大地正不斷涌起創新浪潮,奮力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奏響高質量發展的新樂章。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