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全面深化改革,聚焦科技成果轉化,在新品種研發、耕地保護、農用機械等領域 “多點開花” ,為農牧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2月7日,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辣椒遺傳育種團隊正在開展辣椒品種北星六號的風味品質測試。作為自治區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第一個蔬菜作物,北星六號自轉化以來,憑借獨特的風味和優良的品質,備受市場青睞,截至目前,科技成果轉化金額已超50萬元。
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所長 楊志剛?我們這個品種也為這個(辣椒)產業提供了種源支撐,2025年,我們(希望)這個品種推廣面積更大,在生產中發揮作用更大。
2024年,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實施“成果轉化突破工程”,將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的80%用于獎勵科研人員,激發全員推動成果轉化積極性,新簽訂五技合同200項,合同金額達4967萬元,人均轉化收入達8.6萬元。其中“鹽堿土地改良與利用產業開發項目”轉化金額達1000萬元,“保護性耕作農機裝備專利實施許可”通過蒙科聚平臺實現交易,成為首個享受自治區成果轉化積分獎勵的轉化項目,大豆新品種“蒙科豆13”轉化120萬元,成為單項品種中轉化金額最高的項目。
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成果轉化處處長 包鳳英?通過創新激勵機制、實行目標化管理、創建轉化體系、建設轉化技術隊伍、搭建轉化平臺等系列舉措,著力解決不敢轉、不愿轉、不會轉等問題,有效調動了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建立10個成果轉化分中心,與9個盟市、16個旗縣簽署共建協議,建立多個專家工作站、示范村、“科技小院” 等,在12個盟市80多個旗縣市區建設200多個科技核心示范基地,推廣自有及引進新品種210個,核心技術180項,多項成果入選自治區農牧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
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黨組書記 孫國權?積極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科技興蒙”行動,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實現了到賬經費三年翻三番。今后,我們將加快推進成果的轉化應用,努力為自治區辦好兩件大事,實現闖新路、進中游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