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首家院士牽頭的內蒙古低空經濟創新中心正式揭牌;內蒙古低空地理信息與航路實驗室、內蒙古低空安全實驗室正式成立……內蒙古低空經濟迎來“創新中心+實驗室+政企合作+權威專業指導”新局面。
3月19日,由自治區科技廳指導,自治區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內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主辦的“蒙科聚”低空經濟領域發布會在呼和浩特舉行,來自相關部門、科研院校、企業以及行業協會的代表參加活動。
發布會上,一個中心、兩家實驗室正式揭牌成立。這不僅是科研平臺的一大舉措,更是內蒙古在低空經濟領域加速創新發展的關鍵一步。內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攜手國內頂尖團隊,成立了內蒙古低空經濟創新中心,中心由院士掛帥,聚焦低空經濟核心技術研發,致力于攻克一系列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難題,引領低空經濟技術創新潮流。內蒙古低空地理信息與航路實驗室、內蒙古低空安全實驗室分別從地理信息服務和安全保障兩個關鍵維度,為低空經濟的穩健發展筑牢技術根基,全方位提升低空飛行的安全性與高效性。
演示環節,兩家實驗室工作人員現場展示了反無人機系統、低空地理信息與航路系統,生動展現了低空經濟在拓展終端應用方面的無限活力與巨大潛力。同時,呼和浩特航天經濟開發區與內蒙古創新低空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現場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整合各自資源優勢,在產業規劃、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展開深度合作,推動自治區低空經濟協同發展。
“這些技術太震撼了!”參會代表們紛紛表示,通過此次發布會,對低空經濟領域的前沿技術有了更直觀、更深入地了解,尤其是反無人機系統和低空地理信息與航路系統的應用,讓企業對未來參與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更有信心。
隨后,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民航局民航低空地理信息與航路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廖小罕作了《發展低空經濟與建設低空路網基礎設施效益和挑戰》主題報告,提出發展低空經濟要高效利用和開發低空空域資源,科學規劃低空公共航路網,構建支撐規?;涂诊w行器運行的基礎設施等總體建議,為內蒙古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專業性、前瞻性思路。
“此次發布會梳理了自治區低空經濟發展背景與重大意義、行業概況與主要做法,給出了低空經濟發展基礎、比較優勢、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建議。”內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以實施科技“突圍”工程為抓手,充分發揮“蒙科聚”創新驅動平臺的資源聚合聚變效應,積極探索政策與市場協同發力、技術與場景協同創新、教育與產業協同共進的新路徑,以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推動關鍵技術突破,為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