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自治區圍繞科技計劃項目支持、科研平臺建設、成果轉化支持等多個方面,系統梳理40多個科技政策的120多項條款內容,形成高校院所科技政策包,提升高??萍紕撔履芰?。
4月3日,在內蒙古大學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調控與繁育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楊洋正在帶領他的動物疫苗研發團隊加速推進狂犬病核酸疫苗研發。
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 楊洋?這個疫苗全球還沒有成功研發出來,我們攻關狂犬病核酸疫苗,有望在今年報臨床批件。成功的話,可以對相關產品進行迭代升級 。
2015年,楊洋從美國佐治亞大學獸醫學院博士畢業回到家鄉,進入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工作。10年間,他成功建立、應用日本乙型腦炎病毒、狂犬病毒等多類病毒的基因操作系統。高??蒲腥藛T完成的科研成果主要依托所在高校的物質技術條件,屬于職務科技成果。他剛來到內蒙古大學時,因為職務科技成果處置難、決策責任風險大、收益分配與激勵機制不健全,大量職務科技成果無法轉化。內蒙古大學落實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明確了科研人員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自主權、處置權和實施權。今年,還實施了橫向科研經費包干制。
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 楊洋 以前,我們拿到項目之后要做預算。做科研有很大的不穩定性,每一年我們實驗進度 購買的東西是未知的,所以如果按照其他(預算方式) 。比如說公共管理的(預算)方式進行科研項目管理,那我們的項目(資金使用)會束手束腳,(現在實施)“包干制”和自主管理的意思就是,我們先花錢,項目結題之后我們再把預算整理出來再做項目審計。
在政策激勵下,目前,楊洋和他的科研團隊已經橫向聯合金宇保靈等龍頭企業共建中試基地,每年可以承接企業委托的10多個項目;縱向還得到科技部、自治區科技廳、產業基金等支持,申報政策性資金超過2000萬元。
為了讓這樣的改革措施在更多高校落地見效,今年,自治區科技廳精心梳理匯編有關高??蒲性核萍紕撔抡?,推出“1+7+N”惠企科技政策包,推動科研人員更好更充分享受自治區科技體制改革紅利。政策包圍繞科技計劃項目支持、創新能力提升支持、平臺建設與創新條件支持等方面,系統梳理了40多個科技政策的120多項條款內容。
自治區科技廳政策法規處工作人員 孫云霞 比如科研人員在哪些情形下可適用容錯免責機制,科研經費“包干制”在高校院所如何實施,這些都是我們政策包重點回答的問題。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