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科技賦能“金棒子”!通遼院士專家工作站育出“硬核”玉米種
              發布日期:2025/4/28 9:05:07
              查看次數:
              【字體:

              每到秋收時節,90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戴景瑞都會來到通遼市玉米院士專家工作站的試驗田里,查看玉米長勢,對雜交組合一一鑒定,并將數據詳細記錄。這位深耕玉米研究多年的育種專家,正用腳步丈量土地,為通遼玉米產業發展注入“科技基因”

              戴景瑞院士在試驗田仔細觀察玉米生長情況

              戴景瑞院士現任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他在國內率先創建了玉米轉基因技術體系,育成中國第一代轉基因抗蟲玉米新品種;率先在國內用分子技術研究玉米雜種優勢,提出玉米雜種優勢與基因沉默有關;構建了中國第一張玉米分子標記連鎖圖,主持創建了國家玉米改良中心。50多年來,戴景瑞院士始終堅持玉米種質創新與改良,先后育成玉米雜交種20余個,累計推廣1億畝,為我國培養了大批農業科技人才。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通遼市玉米院士專家工作站于2012年開始建設,依托通遼市通科種業有限責任公司、通遼市農牧業科學院為建設主體,吸引玉米研究方向的院士及其創新團隊,以共同發展為紐帶,以玉米品種資源創新、提高玉米產量為主要任務,實行項目化、目標化管理模式的創新型平臺,為進一步提升通遼市乃至內蒙古自治區的玉米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院士專家工作站育成玉米雜交種——TK601

              院士專家工作站建站以來,針對通遼玉米產業現狀,進行試驗研究及攻關。在新品種研發、種質資源改良、育種方法創新、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已有8個品種通過自治區審定,其中1個品種2次通過國家審定,3個品種已獲農業部植物新品種權公告,其中TK601、中遼2號、T397、LK19已完成品種轉化。

              共同申請完成國家、自治區和地方各級多項科研項目,如國家“973”前期專項《玉米核質互作雄性不育機理研究》、內蒙古自治區“科技興蒙”行動重點專項項目《高產優質綠色玉米雜交種選育及高效節水集成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內蒙古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玉米種質資源創制及重大品種創新培育》以及通遼市“揭榜掛帥”項目《玉米生物育種及高產耕作技術集成與示范》等。

              近年來,院士工作站推出的系列優良玉米品種和先進技術在通遼市的大面積推廣和應用滿足了通遼地區對高產優質多抗廣適玉米品種的需求,改變了近10多年來當地玉米生產以鄭單958為主導的品種格局,推動了通遼地區玉米生產品種更新換代和產業結構調整,促進了玉米增產、農牧民增收以及畜牧養殖業的發展,且發展勢頭強勁,為通遼市農牧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推廣應用前景廣闊。

              把科研成果播撒在大地上,讓玉米產業插上科技翅膀。玉米院士專家工作站將持續聚焦通遼及內蒙古地區產業需求,以良種良法推動玉米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為保障糧食安全、助力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科技支撐。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