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寒未盡,犁破潤土春耕忙。自治區大豆產業技術創新中心育種專家孫賓成、水肥一體化專家孫繩軍、高產栽培專家張玉先走進扎蘭屯現代農業產業園,為當地大豆種植戶開展備春耕專題技術培訓,下好農業生產“先手棋”,打好春耕備耕“主動仗”。
“這樣的培訓真是太有用了,原來選種、土壤都是大豆高產高效必備條件?!痹m屯農戶表示,專家們帶來最新大豆種植技術,今年一定有個好收成!
科技創新是春耕備耕工作重要基礎,也是大面積提高糧食單產關鍵支撐。入春以來,自治區大豆產業技術創新中心聚焦生產需求,組織專家團隊赴呼倫貝爾市、興安盟、赤峰等全區大豆主產區,聚焦品種選擇及處理、種植模式選擇、水肥一體化、抗旱節水高產機械化、高產栽培技術集成應用等關鍵技術,已累計舉辦15場專題培訓,培訓農技骨干、種植大戶等1000余人,為我區提升大豆單產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創新中心將持續做好大豆全生育期技術跟蹤服務,通過建立示范田、定點指導、數據監測等方式,推動關鍵技術落地見效?!弊灾螀^大豆產業技術創新中心主任王景順表示,充分發揮平臺化服務優勢,整合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科研院所及基層農技力量,構建“專家-技術員-農戶”三級聯動機制,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為全區大豆產能提升和現代農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近年來,自治區大豆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在自治區科技廳支持下,深入實施“藏糧于技”戰略,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東北農業大學、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等區內外科研院所,聚焦破解種源“卡脖子”難題,集聚優勢科研力量,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在大豆新品種選育和栽培技術方面取得系列突破,產出一批適應性廣、高產穩產的優良大豆品種,推動大豆產業全產業鏈發展。
2022年開始,自治區大豆產業技術創新培育的“蒙豆1137”連續三年入選國家農業主導品種,憑借優良的農藝性狀和顯著的產量優勢,獲得廣泛認可和好評。2023年,該品種以231萬畝的推廣面積位列全國第三。2024年,該品種在阿榮旗興安鎮進行種植測產,在1526畝種植面積中,實際收獲45.18畝,單產達296.89公斤。
下一步,自治區科技廳將充分發揮農牧業創新平臺作用,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強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推廣,培養農牧業創新型人才,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多措并舉、多方聯動,為保障好全年農糧食豐收提供科技支撐,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